《上海市普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志》出版

28.12.2015  09:24

非遗项目瓷刻

  

非遗项目卢式心意拳

  “非遗的梳理回顾是一项常态化工作。经过长期的资料搜集和编辑整理工作,我们于今年编辑出版了阶段性成果——《薪火相传·上海市普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志》。”上海市普陀区文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图志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将区内现有各项非遗分门别类,作了多方位的诠释和描述,真实地展现其历史渊源和目前的存续状况。“希望它成为通俗易懂且引人入胜的大众读物。”他说。

  地处上海西北部的普陀区是通往江浙两省的主要通道,在千百年的历史沉淀中,积累了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普陀区不仅拥有以元代水闸遗址为代表的古遗址、以苏州河沿线民族工业遗存为代表的近现代遗产、以大夏大学旧址等为代表的文教建筑、以真如寺大殿和玉佛禅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遗产、以沪西工人革命史迹为代表的红色遗产等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拥有丰富且具有普陀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陀区现有市级非遗项目10项,区级非遗项目9项。其中有些非遗项目具有显著的普陀地域特色,比如真如羊肉加工技艺、真如庙会、桃浦十二朝生育礼俗、赵家花园菊花种植技艺、卢式心意拳和江南丝竹等;有的非遗项目与苏州河工业文明关系密切,如钱币生产的手工雕刻技艺和悦来芳食品制作工艺等;此外还有不少著名艺术家和市级工艺美术大师作为传承人的美术类非遗项目,如海派瓷艺、海派玉雕(水晶雕刻)和石雕等项目。

  普陀区在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开展中,以宣传和活动营造氛围,以社区、学校、企业作为传承阵地,以资金扶持保障活态传承。自2007年普陀区第一批非遗项目出炉以来,每年文化遗产日是保护宣传的重要节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营造非遗保护和传承的良好氛围。普陀区充分利用社区、学校、文化场馆、商圈等人群聚集的场地,举办一系列非遗展览、展示和演出活动,零距离地向大众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与此同时,通过编辑出版《薪火相传·上海市普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志》、策划编制《上海市普陀区文化遗产手绘地图》并向公众免费发放等方式,不断扩大非遗的受众面和影响力,把非遗项目的传承活动落实到相关社区、学校和企业,做实做强各个项目的传承基地和传习所,培养出一大批非遗传承后备力量。

  作为一些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基地,普陀区在部分社区学校、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公共文化场馆,开展了一系列与非遗相关的课程、讲座和培训活动。例如宜川路街道社区学校将“瓷刻”项目纳入重点课程,此课程还被评为“上海市社区教育特色课程二等奖”及“全国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又如普陀区文化馆将“朱氏绳艺”项目纳入其西部艺校公益培训课程,面向区内外青少年及手工艺品爱好者开设。此外,还开展了“手绘彩蛋体验课”“青少年剪纸培训班”等活动,而上海造币有限公司则把非遗项目融入了企业博物馆。普陀区在加强宣传和传承的同时,还加大了财政投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蓬勃发展。

  自2012年起,普陀区展开了市、区两级的非遗专项资金申报工作。在2012年启动的区级文化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中,设有非遗专项资金。2012年至2015年间,共扶持了23项(次)区内非遗项目,总扶持金额达177万元,另出资90万元扶持《指尖上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互动平台推广项目建设。除财政支持以外,普陀区还实行了多项政策引导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资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成社会各界齐力支持的局面,促使非遗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