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名家制作了上合峰会国礼 原型是家藏千年古琴
日前在青岛举行的上合峰会上,一床古琴被作为国礼赠送给俄罗斯总统普京。
这床古琴的斫制者,是“隐居”在南艺的著名琴家广陵、诸城两派传人茅毅。而这床作为国礼的古琴,是他根据家传的一床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的北宋古琴所制。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茅毅家中见到了这床千年古琴以及一床与国礼完全相同的古琴。
中国民间流传有春秋末期铸剑师干将与妻子莫邪合铸宝剑的传说,茅毅斫琴有夫人的协助,也是一段佳话。
国 礼
仲尼古琴的模板 有千年历史
能在上合峰会这样的场合被选做国礼,自然具有不一般的文化内涵。
国礼古琴的斫制者茅毅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这床琴是以宋元佑四年苏轼监制的玉涧流泉琴的拓片为模板,而琴的音色则是根据家传的一床名为“松雪”的古琴调制的。
松雪琴为北宋咸平二年所制,距今已有1019年的历史。对于这一珍爱之物,茅毅很少示人,他笑称此琴“不对外开放”。
记者经过茅毅的朋友介绍,亲眼见到了这床千年古琴。
关于古琴的形制,有“唐圆宋扁”之说,这床古琴琴身显得比较扁,比较宽大。因为当时距北宋开国仅四十年左右,所以在其身上还能看见唐琴遗风。茅毅说,这床古琴拥有一种“男人式的秀气”,线条非常劲挺。他随即在松雪琴上弹奏了一段古曲,声音厚重而有风骨。
因为其中加入了绿松石、青金石、珊瑚、金银粉等“八宝”颗粒,松雪琴的灰胎非常坚硬,因此尽管时隔千年,这床古琴漆面上的断纹相比同时期的古琴较少,通体呈“大流水断”。
茅毅又拿出一床古琴对比弹奏,此琴与上合峰会国礼为同一批制作,完全相同,用料为桐木,长约120厘米,宽约19厘米,线条俊朗明快。
古琴按形制分为伏羲式、仲尼式、神农式等不同的种类,选做国礼的那床古琴属于仲尼式,被称作“大仲尼”。
而另一床琴身更为秀气的古琴“小仲尼”,则是茅毅按照家传的一床元代松涛琴所制作的。
为什么选择仲尼式古琴作为国礼?茅毅说,仲尼式古琴的特点是风格端庄大方,体现了儒家文化,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特点。相传仲尼式古琴是孔子发明的,也不排除是后人托孔子之名所作,孔子是鲁国人,这次上合峰会是在山东青岛召开,因此用这种古琴作为国礼又多了一层意义。
从学琴到斫琴
师从多位大师,苦学三十载
茅毅对古琴的偏爱,直接原因是从小受到家庭的影响。茅毅现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理事,同时在国内多所高校担任客座教授。他祖籍山东济南,家里曾是济南四大望族之一。茅毅的祖母高松如师从古琴大师詹澄秋先生,是诸城派第五代传人,也是茅毅的古琴启蒙老师。他的祖父是章太炎的弟子,父亲是当代著名音乐美学家、教育家,母亲师从吴昌硕的弟子画家王个簃。
虽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但他儿时最早学习的却是小提琴和钢琴。尽管祖母担心学古琴“没有饭吃”曾多次拒绝教他,但茅毅心心念念的仍是古琴的雅韵。
十岁那年,在茅毅的一再要求下,祖母终于同意试试看。茅毅悟性很高,一下午就学会了古曲《良宵引》,祖母觉得他确实是个可塑之才,茅毅至此开始了学琴之路。
茅毅18岁时,祖母年事已高,他转而拜在广陵派第十一代传人、一代大师梅曰强门下,刻苦学习20多年。在此期间,他还得到了多位大师和老先生的指点。
一些传统曲艺有“门派”之争,那么同为诸城派第六代传人和广陵派第十二代传人,茅毅对此有什么看法呢?他告诉记者,从自己的经历来说,先把一派的东西学透、学好,再学其他派别,两者并不冲突。就好比研习书法,把欧体写好,再去学习草书或学习篆书,这样融会贯通,并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
斫琴本不易,驾驭琴音更难
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从学琴到制琴,最初的念头源于上世纪80年代在杭州参加的一次“雅集”。
因为家学渊源,茅毅得以有机会弹奏宋元明清各朝代的古琴。到如今,他亲手抚过的民国早期以前的古琴有500多床。加之当时的工作和之后的深造都与乐器调律有关,因此他对古琴的音色极为讲究。
1988年,茅毅参加了杭州的西湖琴社,发现中国美院一些年轻人有学琴的热情,但用的琴却很糟糕,而当时做琴的人非常少,这让他萌生了自己斫琴的想法。
虽然那时候他对古琴的弹奏已有了不少积累和心得,但尝试自己制琴时,却仍遇到了不小的困难。
茅毅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演奏有传承,但斫琴没有传承,当时几乎没有精通斫琴的人,没有人教你怎么做琴。”
茅毅翻阅寻找到的古籍,发现里面的记载非常简洁,一个步骤常常一两句话概括,而且记载的大多是古琴的样式、材料等,声学方面几乎没有涉及。
好在他当时是钢琴厂的调律师,之后又去日本专门学习调律专业,在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相关课程,对乐器构造与声学的关系有比较深的研究。
古时的琴全由手工制作,可以说每一床琴都是不一样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何才能让木材发出最好的声音?茅毅不断尝试,反复推敲,直到2002年,在斫制了200多床古琴后,茅毅掌握了成熟的斫琴技艺,能够驾驭那无形无迹,却又高古苍劲的琴音了。
制作一床古琴需用五年时间
西汉刘向《列士传》道:干将莫邪为晋君作剑,三年而成。实际上,制作出一床好的古琴,时间甚至要比这更长。记者得知,茅毅斫制一床古琴,一般要花上五年时间。
他介绍,一床古琴的斫制,粗分有十几道工序,细分则有几十道。选好的木材要先在水里泡两年,定型需要一到两年,其后还需要制形、修琴面、挖槽腹、合琴、裹布、刮灰胎、上配件、上表漆、揩清、推光、上弦……而在这其中,每一项里又分为若干个工序,每个工序需要反复操作多遍。比如灰胎要刮五六层,每一层胎刮完以后都要等干透,然后打磨找平。等到整个灰胎全部平了,摸起来非常润的时候才能够刷漆。就这样,每个工序短则几天,多则要几个月。
而揩清与推光是非常重要的步骤,能够褪去琴身浮光,使古琴的漆面散发出内蕴之精光。这个步骤,需要极其细腻的手法。
与干将、莫邪夫妻铸剑一般,这道工序是由茅毅的妻子完成的。妻子的一双巧手,让古琴显得更加深邃而具内涵。
如今,除了弹琴、斫琴,茅毅一直在坚持古琴的推广,他创办了云雪堂古琴传习中心,此后又在北京、上海、江苏、山东等多地设立了古琴推广中心。
在茅毅看来,学习弹奏古琴,绝不是对旋律进行标准化的演奏,因为即便是大师,随着年龄与心境的不同,每一次弹奏的琴音也是不同的。他认为,古琴易学难精,除了坚持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传统文化与综合修养的积累,这才是学习古琴的本真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