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山寨货”盯上一个APP
近日,广东省公安厅网警总队通报了2016年第一季度安全问题突出的20款手机APP,这些APP涉及盗版、传播违法有害信息、恶意扣费、流量损失、盗取隐私等,网民须及时卸载。
这并不是“问题APP”第一次浮出水面。今年的“3·15”晚会已曝光手机APP欺骗消费者的多起案例,如手机抢票软件弹出“美女视频”扣费应用,恶意骗取用户话费。
360公司日前发布《2015年安卓手机应用盗版情况调研报告》显示,平均每款正版APP对应92个盗版APP,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3.5倍。以热门APP“美团”为例,其盗版APP高达1697个。
5%盗版在主流应用市场上架
业内人士指出,恶意的盗版APP危害性极强,盗版者通常在盗版中植入恶意广告,不仅会在手机上乱弹广告骚扰用户,有的还会偷偷在后台自动下载其他应用,消耗用户手机流量与存储空间;有的甚至会窃取用户隐私、账号密码和植入木马程序,造成话费、流量损失并影响手机正常运行等。
“不管是哪种问题APP,应用市场审核监管力度不严,是造成其泛滥的最主要原因,”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2015年安卓手机应用盗版情况调研报告》统计,有5%的盗版应用都是在主流应用市场上架的,其中存在恶意的盗版应用上架比例高达11%。北京某科技公司CEO龙御风表示,自己工作室研发的游戏在苹果系统刚上线一天,就在安卓平台上被盗版。
广东省公安厅通报的安全问题突出的20款APP显示,联通沃商店的“泡泡龙”应用上传用户信息,向短信箱插入垃圾短信;蘑菇市场的“火爆英雄国度”应用诱导用户下载,并安装从第三方服务器上下载的恶意程序;第一应用商店的“宝石消除”应用窃取用户地理位置,手机号码等隐私信息;此外,还有擅自使用付费业务、发送扣费短信,拦截来自特定号码、包含特定内容短信的各种问题应用。
业内人士表示,正是这些审核机制过于宽松的应用市场,成为恶意操作者为所欲为的“自由区”。黑客下载正常软件后,会对其二次打包嵌入木马病毒,再重新投放市场。
此外,目前不少应用市场和平台未设置举报投诉功能。APP开发者一旦被侵权,时常“投诉无门”。而在设置了举报投诉功能的平台上,受理举报投诉也不及时,APP开发者和用户在维权中频遇壁垒。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指出,“事先审核”无法就位,“事后追责”机制也不健全,手机APP乱象亟待治理。
应用平台或负连带责任
业内一直在推进对问题APP的治理。近三年来,中国互联网协会反网络病毒联盟致力于“3·15白名单专项工作”,通过在应用商店上建立可信赖的APP下载专区,引导用户下载白名单中的正版APP,以此建立APP开发、传播和使用的良性循环机制。
朱巍表示,除了加强行业自律,解决目前APP行业存在的问题,还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提升用户的辨别能力,二是建立一个可溯源的追责机制。“如果平台明知APP存在侵权、安全隐患等问题,还任由其上线,理应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
用户作为APP的直接使用者,对于是否安装APP拥有选择权和决定权。360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果在使用APP的过程中受到了盗版侵害,用户可以从平台方获取开发方的相关信息,进而对侵权方进行民事诉讼,或者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举报。倘若因恶意盗版遭受了经济损失,可以向警方报案。
APP行业仍处在一个发展势头迅猛的初期阶段。姜奇平表示,目前更重要的是依托市场无形的手,使APP行业做到规范有序、公平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