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三门打造治水“百科全书” 掌上覆盖一线动态

11.12.2014  22:11

  中新网台州12月11日电(见习记者李津 通讯员郑胤)“五水共治”是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指的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今年年初以来,浙江省各地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特长,积极投身“五水共治”工作。11日,记者了解到,浙江台州三门县利用物联网、全景、云计算等技术,在浙江省范围内第一个建立了“五水共治”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打造治水的“百科全书”,通过掌上智慧治水,不但减少了人力还能随时掌握治水动态,取得良好效果。

  今年年初,三门县委托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开始着手建设“五水共治”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并于6月份正式上线运行。

  通过前期样本采集,平台将河道、海塘、堤防、水库、易涝点、生活垃圾等所有数据有序整合到一起。单单排污口、违章建筑等五类涉河污染点,三门县采集的数量就超过1000个,329个涉水工程信息也全部输入数据库,实现了治水工程全覆盖。可以说,整个系统是一本“五水共治”的百科全书。

  登录平台,马上就会跳出一个简洁清晰的页面,可以看到平台分五水共治足迹展示、治水百科、百姓投诉等七大子系统。

  “这样一来,所有内容都能在平台上展示出来,也就实现了‘作战一张图、管理一盘棋’的效果,确保了‘五水共治’看得见、摸得着、叫得应。”三门县治水办副主任张玉明说。

  有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掌上”就能随时掌握治水动态,并根据进展作出部署。

  “在人力紧缺的状况下,掌握了治水动态,也就掌握了主动权。”三门县治水办信息中心主任高垒指出。

  平台为“五水共治”的督办员、巡查人、信息员和河道保洁员配发移动终端,安装GPS定位系统,自动记录他们的运作轨迹,所有信息也会如实展示在平台中,从而实现了智能“签到”。

  而工作人员在采录信息和巡查河道过程中,也可随时将信息或巡查发现的问题现场上传,确保平台信息及时更新,真正做到智慧治水。

  “只要在工程现场用移动终端对各项情况进行拍照,接着填好报表,即可完成督查信息上传。信息会同步发送至责任单位,这就加强了后续的全程跟踪,大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五水共治”督办员周爱明说。

  据介绍,平台上线以来,督办人员已下达了近60个督办单,都得到有效回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