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三+”拓展基层消费维权义工队伍建设

23.11.2016  09:37


  近年来,三门消保委通过“阶层遴选、全程培训、义工品牌、进退机制”等具体举措,初步建立起一支素质较高、业务较强、服务较好的基层消费维权义工队伍,目前全县注册消费维权义工40余名,涵盖法律工作者、教师、退休干部、食品加工企业业主、人民调解员、普通群众等社会各阶层。服务时间累计达3000余小时,近年来共参与消费调解75起,结案率100%,为消费者挽回损失13余万元,调解率成功89.3%,逐步构建起三门消费维权的新格局。

  一是能力+责任,选人到位。 通过自荐、推荐,选拔出一批工作责任心强、在辖区有一定威望、热心消费维权事业的社会人士来担任本镇(街道)消费维权义工,由县消保委、基层分局(所)、消费维权站、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共同管理。并根据义工的工作领域、专业特长和活动能力等不同,组建农牧业、食品类、冲锋衣纺织类等多个消费领域义工专家组,并培育一批以“老叶消费维权服务站”为代表的乡镇基层消费维权服务品牌。目前,乡镇(街道)已全部配备1名以上消费维权义工,建成消费维权服务站10个,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

  二是理论+实战,培训到位。 为确保消费维权队伍真正发挥作用,一方面,实施统一培训,讲授产品消费、服务业等不同行业的维权特点,食杂店、餐馆、小作坊等不同对象的维权要点,为每名消费维权配发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小读本,方便消费维权工作者随时学习、查阅。另一方面,创立了消保委工作人员与义工间的对接辅导机制,消保委工作人员逐一走访辖区10个乡镇(街道),以手把手传授、面对面讲解的方式,带领义工和维权站工作人员在辖区开展维权行动。目前,40余位义工接受金银器纠纷调解、餐饮消费纠纷等各类专项培训20余次,参与专业领域消费纠纷调解40余次。

  三是激励+鞭策,考核到位。 先后制定出台《消费维权义工考核办法》、《消费维权义工管理手册》,实行优胜劣汰管理。消费费维权义工在日常监管、专项行动、示范创建等方面表现突出,年终考核被评为优秀的,消委会将直接给予一定表彰奖励;对连续两次考核定为不合格的费维权义工,将大会通报批评并撤销义工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