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潭印月都快400岁了 颜值依旧高 全因基础打得很扎实
三潭印月基本完成首次大保养和DNA收集,有许多有趣的重大发现
石塔的葫芦型塔尖有意倾斜1°;齐平水面的大圆盘基座下还有两层石砖
在人民币的一元纸币上,印的就是三潭印月——它是杭州这座城市和世界文化遗产西湖不可替代的标志。
三潭石塔明代复建至今394年来,杭州对三潭石塔进行了首次“大保养”和DNA收集,有许多有趣的重大发现。三潭石塔身高2.32米,比篮球明星姚明大约高出6厘米,它近看伟岸挺拔,而其水下基础更令人咋舌——每座塔下都有2层石基、十几根5米高松木桩,还拥有跟明代拱宸桥一样的水下石块堆锥。
几百年历经风雨侵蚀变斑驳
这回就像做了面膜般白皙光滑
几百年间,三塔一直矗立于西湖水波之上,终年风化酸雨、流水侵蚀,塔身表面已苍老斑驳,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流水侵痕、风化残破、局部缺损、裂隙以及多种微生物。
西湖景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保养前,石塔临水的地方摸上去滑滑的;不临水的地方有苔藓等生物,摸上去有些粗糙。”
这次的“大保养”,三个石塔就像做过了面膜的美女,彻彻底底地把脸洗干净了,看起来光滑、白皙。
保养前,最困扰的就是石塔表面的清理。湖滨管理处工作人员说,像鸬鹚这些水鸟,最喜欢在塔尖上停留,塔身上有很多的小白点都是它们的粪便。
石塔上有几条小裂缝,全部是横的,几乎没有竖缝。“这也说明石塔状态不错,风化若严重,横竖都会有很多裂缝。”对于这些细小裂缝,工作人员用跟石塔原材质相同的严州青石粉等材料进行了精细的填补。
本月底,防浪涌网和警示灯的安装工作最后完成,三座石塔的“大保养”就算大功告成。
葫芦宝顶用的是榫卯结构
为了更牢固,它有意倾斜1°
跟这次保养同步,杭州还收集了三潭石塔的DNA。
早在去年8月,湖滨管理处请的一批专家团队就开始着手准备了,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都铭就是带队人。
2014年10月前后,为了不影响日常游客游览,都教授团队大约凌晨3点多就到小瀛洲岛的岸边进行三维激光的扫描。2015年,三维成像以后,开始采集相关数据,并用铅垂线测量。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三潭石塔大部分构件都像积木一样搭起来,靠重量保持稳固,只有葫芦状宝顶用榫卯结构。
“通过榫卯,宝顶与上层塔檐牢牢相连。葫芦宝顶有一个有意的倾斜,大约在1°多。”都教授说,“其实,这就是古人的智慧。”
小瀛洲岛上,我心相印亭沿岸,专家组设立了4个站点,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三塔进行扫描。都教授说,扫描仪可在200米内进行扫描,扫描密度大约是每毫米1个点,对石塔的外形尺寸记录可达到毫米级精度。
无数个数据点集中起来,就叫做“点云”。点云的数据进行拼接,构成三维数字模型,在电脑上进行处理后,几乎完全重现文物整体。“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某个文物有一天像雷峰塔一样轰然倒塌,因为有了这个点云三维数字模型,几乎可以完全恢复文物原先的样子,包括裂隙、破损、浮雕造型。”
都教授说:“从这次维护开始,每隔半年,我们都会在同一位置对三潭石塔进行测量,看看有没有发生位置偏移等状况。”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首席记者 杨晓政 实习生 陈欣/文 龚子皓/制图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