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三江源地区发现食蛾类蝮蛇新物种
近日,科研人员在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省通天河流域发现一种食蛾蝮蛇。鉴于它是一种未被描述过的、以蛾类昆虫为食、含有很强的分子遗传学特征的新物种,科研人员取名为红斑高山蝮。
2016年至201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沈阳师范大学等单位,对青海三江源地区的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开展考察,在通天河流域发现一种蝮蛇,经传统形态学比较、头骨CT三维重构和分子系统发育等多重方法研究发现,这类蝮蛇是一种尚未被描述过的新物种。
“与其他同属的蝮蛇相比,红斑高山蝮的形态及基因与已知的蝮蛇有着明显不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人员史静耸说,它背面棕红色的斑纹以及有光泽的蛇鳞是从头至尾有规律地分布,此外,它椭圆形的头型、头部的鳞上有不规则的黑点、黑色的眼睛、一般生活在3300米至4770米的高海拔地区,这些特征显示,它有别于其他属种的蝮蛇。
史静耸说,头骨CT三维重构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发现,红斑高山蝮的线粒体DNA遗传距离比同属其他物种之间的距离更大,在分子系统发育树上形成一个高支持度的单系群。此外,科研人员发现,它能在野外捕食蛾子,并有可能捕食小哺乳动物,这在亚洲蝮属乃至整个蛇亚目中相对罕见。
目前,科研人员已经依据这种蝮蛇独特的形态特征,将其命名为红斑高山蝮,研究成果已在欧洲两栖爬行动物学会(SEH)会刊《Amphibia-Reptilia》2017年第4期上发表。
史静耸说,以往人们将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这类蝮蛇称为高原蝮,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这类蝮蛇有区别于高原蝮的明显生物学特征,这项研究将极大促进青藏高原地区野生动物保护研究的深入发展。
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副园长齐新章表示,新物种红斑高山蝮的发现及命名,为中国蝮蛇乃至全球爬行动物多样性增加了一笔重要记录,同时也为爬行动物对高原环境的适应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记者 万玛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