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我国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
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8.2%,这一数字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7.4%的增速。
国家统计局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显示,前三季度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86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名义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3120元,同比名义增长12.1%。
9月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7561万人,同比增加169万人,增长1.0%。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2797元,增长10.0%。
在“跑赢”GDP同时,中国居民收入增速此番也超过了财政收入增速。中国财政部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中国财政收入累计约为10.6万亿元,同比增长8.1%。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指出,居民收入增速快于GDP和财政收入增速的局面意味着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的初次分配中占的比重正在提高。此外,居民收入中位数的增速也要快于平均增速,这显示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也有所缩小。
中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得益于工资的持续上涨。今年来,中国多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盛来运介绍说,虽然今年经济增速有所下滑,但外出农民工的月均收入仍同比增长近10%,延续最近几年持续上涨的态势。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收入的增加意味着中国民众能更多地分享到发展红利,有利于提振消费释放内需潜力,但对于企业来说,在工业品出厂价格已连续31个月同比回落的情况下,人工成本上升的压力让其遭遇“两面夹攻”。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司长郑昕指出,目前中国小型微型企业的生存状态比较困难。这一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是连续三年以来,要素成本上升过快。
社科院副院长蔡昉也表示,工资上涨现象是好事,它能改善收入分配,但是过快的上涨也意味着有过多的企业会变得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蔡昉提出了系列替代工资上涨的方案,希望兼顾收入分配改善和缓解企业压力。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动城乡一体化。
他指出,如果户籍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能够有效推进,将能够从公共服务方面改善农民工的收益预期,从而对“工资上涨”这一需求起到替代效果。同时,此举将让企业压力得到减缓,使中国传统比较优势可以更长时间地发挥作用,为中国转型赢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