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三大组合拳促进廊桥保护传承发展

17.11.2016  12:02

  丽水市是我国古廊桥最集中、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现有各类廊桥317座,25座为国家级文保单位,14座为省级文保单位,还有6座入选“闽浙木拱廊桥”组合,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近年来,该市高度重视古廊桥保护工作,通过组合拳,有效促进古廊桥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一、政府主导,构建全民护桥格局。 健全保护制度,编制《处州廊桥保护规划》,出台《廊桥保护管理办法》,重点保护廊桥及其附属文物。庆元县、景宁县与属地乡镇(街道)签订《廊桥保护责任书》《文保单位(廊桥)安全责任书》,对列入县级以上文保单位的廊桥设立专职文保员,落实文物管理专人负责制和廊桥突发事件报告制。加大廊桥保护修缮力度,庆元县投入500多万元,完成50余座廊桥的维护工作,后坑桥保护项目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卓越奖”。开展保护等级提升工程,积极开展廊桥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参评工作。引导民间投资,推动引导民间企业家和社会有识之士认修、认护古廊桥,缓解廊桥保护维修资金不足的困境,目前已有5家企业13位社会人士认护廊桥20余座,其中庆元县社会各界自筹资金2000余万元,完成濛洲桥等8座廊桥的重建。开展联合申遗,庆元县、景宁县和温州市泰顺县及福建寿宁县、屏南县、政和县签署廊桥保护联合宣言、木拱廊桥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协议书,开展联合申遗工作。

   二、活态传承,绵延廊桥千年文化。 壮大专业人才队伍,开展古廊桥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工作,对非遗传承人进行职称评定,推动传承人梯队扩展。庆元县2009年首次开展木拱廊桥非遗传承人职称评定,20名从事廊桥建造、修缮工作的廊桥艺人获初级职称,2010年又有4位技艺精湛、贡献突出的廊桥艺人被破格评为“廊桥工程师”。发挥“土专家”作用,鼓励廊桥非遗传承人开展木拱廊桥模型制作,并充分利用廊桥修缮机会,组织民间工匠参加施工或拜师学艺。目前,庆元县群众自发筹资重建、新建廊桥8座,均为廊桥老艺人据古法建造,有效促进了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的传承发展。同时,积极与省文物局等上级部门沟通协调,适当降低廊桥修复准入门槛,充分发挥“土专家”作用。强化教育引导,在中小学、职业学校等建立“廊桥文化教育基地”,开设廊桥文化遗产保护课程,推进廊桥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宣传、教育和传承。

   三、多元发展,展现廊桥独特魅力。 扩大品牌影响,邀请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探索发现》等栏目组采访、拍摄廊桥专题片全球播出,拍摄了电影《其乐融融》《情缘廊桥》,举办《梦幻廊桥》专题摄影巡回展,多形式、多层次宣传廊桥文化。打造文艺精品,庆元县以如龙桥、来凤桥传说为蓝本打造了舞台剧《如龙来凤》,编辑出版了《中国廊桥之都——庆元》专题画册,创作了《家乡的廊桥》《廊桥之歌》《梦幻廊桥》等歌曲及文学作品,促进廊桥文化的普及提升。开发文创产品,推出《中国廊桥之乡——庆元》邮票专题册、廊桥名片和扑克,研制塑脂、陶瓷、金属、玉雕等四类廊桥工艺品,有效提升廊桥文化影响力。推进文旅融合,庆元县将廊桥文化与香菇文化、进士文化、生态文化等进行整合,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亮点,每年接待廊桥游客50多万人次,景宁县利用东坑—马坑—白鹤湖6座古廊桥资源,跟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东坑“廊桥遗梦”廊桥文化展示带,进一步丰富了旅游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