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和践行“三农”工作的大历史观——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安徽小岗村重要讲话体会

19.10.2016  21:07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改变分散的、粗放的农业经营方式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很多问题要放在历史大进程中审视。并特别指出,农民的土地不要随便动,这是大历史,我们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的大历史观,把农村改革发展放在历史进程中认识和把握,遵循历史规律推进,对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要指导意义。

   一、深刻认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历史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座谈会上强调,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重农固本是中华民族融入血脉的历史传统。在我们五千多年的文明长河里,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一向是国家强盛的风向标,饥荒遍地、民不聊生历来是王朝覆灭的导火索。“农兴国兴、农衰国衰”的历史周期律,是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中必须长敲常响的警钟。

  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把农民问题作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靠着“打土豪、分田地”赢得了亿万农民的支持,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坚持把“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头等大事,发展农业、改造农村虽历经波折,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农民率先开启了农村改革的宏伟篇章,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带来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性巨变。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是我们党历尽艰辛得来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

  经过多年的持续奋斗,我国农业农村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但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仍然脆而不稳,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依然较大,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仍高达2.73:1,全国还有5575万农村人口没有摆脱贫困。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要走出农业生产过关论、农村建设过头论、农民待遇过好论等认识误区,决不能因为农业连年丰收、农产品供给相对充裕、城乡发展差距有所缩小而滋长盲目乐观情绪,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征程中松劲减力、半途而废。

  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看,现阶段“三农”工作不仅地位没有下降,而且具有了新的历史意义。尽管我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降到了10%以下,但农业仍然是满足人民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安全的民生产业,是稳定物价、保障供给、支撑发展的基础产业,是解决广大农民就业增收、致富奔小康的生计产业,也是保护资源环境、增加生态产品供给的绿色产业。当前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攻坚战,农业农村作为重要战场和战略后方,承担着转岗就业“蓄水池”、市场物价“稳定器”、经济发展“压舱石”的支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我们必须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始终把“三农”问题牢牢抓住、紧紧抓好。

   二、牢牢把握审慎稳妥深化农村改革的历史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要靠深化改革。他还强调: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个大事,涉及的主体、包含的利益关系十分复杂,必须审慎稳妥推进。“审慎稳妥”体现了深化农村改革蹄疾步稳、稳中精进的历史逻辑,蕴含着不犯颠覆性历史性错误的战略考量,反映出试点先行、循序渐进的改革方法论。

  要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改革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动力之源。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到了新旧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复杂艰巨,只有深化改革、勇往直前,才能披荆斩棘、杀出血路。我们必须直面问题而不是回避矛盾,增强深化农村改革的历史担当和历史魄力,强化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真刀实枪抓改革、促变革,用创新思维寻求破解“三农”难题的有效办法,用改革法宝清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要审慎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农村改革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完善,关乎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历史影响极其深远。一时看不准、条件不成熟的改革千万不能贸然推进,否则“小管涌”可能引发“大窟窿”,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深化农村改革,在战略上要积极进取,在战术上须稳扎稳打,克服急躁情绪和轻率任性,力求稳中求进、稳操胜算。推进农村重大改革,要尽可能通过试点试验探路和基层实践创造来逐步完善改革方案。有些不能一步到位的改革,可以采取过渡性措施和差异性办法,边试点边改革,边探索边完善,确保农村改革沿着正确方向一步步向纵深推进。

  要坚决守住农村改革底线。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农村改革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当前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农业经营方式,首先还是要落实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各项政策,让农民吃下“定心丸”。在此基础上,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推动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项改革的要害是尊重农民意愿和维护农民权益,坚守改革底线,决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关键是把握好土地流转、集中、规模经营的度,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相适应。这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有过惨痛教训,我们必须引以为鉴,决不能重蹈它们的覆辙。

   三、不断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必须紧紧扭住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任务,加快补上农村发展滞后的短板,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农村是亿万农民生生不息的家园,要坚持不懈推进新农村建设,不能让农村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大部分国土面积是农村,即使将来城镇化水平到了70%,还会有四五亿人生活在农村。农村好不好、美不美,直接决定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幸福指数,也决定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量和水平。要补农村基础设施的短板,坚持把国家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要补农村公共服务的短板,推动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经费向农村倾斜,努力让农民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城里同样的服务。要补农村人居环境的短板,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因地制宜搞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是承载繁衍农耕文明的综合载体,要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来建设和保护,不能把乡土文化的根弄断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搞新农村建设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不能照搬照抄城镇建设那一套,搞得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农民生产生活需要来改造提升传统农村,又要以敬畏历史、敬畏传统、敬畏自然之心,来建设新农村、保护古村落。新村重在“”,要契合山水纹理、道路肌理、林田地理,体现民族特色、地域特点、乡村特征,不要搞成低级版、缩小版的城镇复制品。老村重在“”,不能仅搞“穿靴戴帽”“涂脂抹粉”,更要注重改善内在功能,搞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庄生活便利性和美丽度。古村重在“”,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老建筑、老街道、老树木、老物件是“有故事”的宝贵财富,千万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里弄没了,要精心呵护和严格保护起来。建设新农村、改造老村庄、保护古村落,都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用规划来引领和规范,避免主观性、随意性、杂乱性。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搞违背农民意愿的大拆大建,不强求农民集中居住,更不能“逼民上楼”。

   四、切实担起确保农村长治久安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改革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稳定也是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内在要求,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必然选择,是农村工作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村看村、户看户、农民看支部”。无论农村基层社会结构、乡村治理机制如何变化,都绝不能忽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绝不能放弃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要选好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加大青年党员培养力度,扩大党组织覆盖范围。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强化党组织的阵地建设,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提高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

  必须完善村民自治机制。要适应农村人口流动迁移的新形势,创新村民自治实施机制,探索有效实现形式。要推广“四议两公开”“枫桥经验”等有效做法,探索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单元的自治下沉和社区化治理等有效方式。完善村务公开、财务监督等办法,从制度上预防因经济问题带来的不稳定风险。

  必须重视引导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要发挥各类新社会组织和中介组织的功能,让社会组织在秩序维持、生产互助、扶贫济困、心理疏导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要把乡规民约建设纳入基层法制建设中,使之成为维护农村稳定和谐的积极力量。要让农村乡贤有用武之地,积极引导他们参与乡村治理,发挥更大的建设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大历史观,既是观察事物的认识论,也是处理问题的方法论。一方面,我们要增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研究“三农”问题的能力,善于运用历史思维看待“三农”问题,善于着眼历史视野把握“三农”本质,善于遵循历史规律推进“三农”工作。另一方面,我们要增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破解“三农”矛盾的能力,善用“两点论”认清事物全貌,善抓“三农”工作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善把“三农”工作的大趋势和基本面。总之,我们要通过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的大历史观,进一步提高做好“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

作者:唐仁健

来源:《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