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感动教师”的责任故事

16.12.2015  08:17

    作为一名老师,责任心应该是一条底线,是对老师的起码要求。但同时,这也是一种最高的境界,是一名好老师最闪光的亮点之一。杭州市第四届“最美杭州人——感动杭城十佳教师”日前评出,爱心、责任、坚守和奉献是他们共同的关键词,今天就听听其中三位老师有关教育责任的小故事。

     组委会给他们的颁奖词

    责是责无旁贷,任是任重道远,责任意味着承前启后。在这条教书育人的路上,总会有一种精神让他们不能停滞不前。不问收获只问耕耘是要经得起时间的磨砺,当那些年轻的肩膀为国家为亲人承担起责任的时候,老师已经为他们率先垂范。

    

    很多学生称她为“第二个”妈妈

     徐松英 桐庐县职业技术学校

    他绝对是个让老师头疼的学生:不认真读书,上课总是睡觉,还有各种贪玩。到了高三,鉴于一直以来的表现,学校劝他退学。

    那几天,徐老师看到他从早到晚徘徊在学校边上,眼巴巴地望着教室,那种对学习的渴望打动了她:“要读书,总是好事,他只要愿意改过,总得给他一个机会。”于是,徐老师向学校做了担保,让这个学生继续留校学习。这一年,在徐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这个学生奋发努力,最后考上了浙江师范大学,如今他即将走上工作岗位,也将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难怪,这个学生感激地说:“我的人生轨迹因为徐老师而改变。

    从代课教师到公办编制教师,徐松英始终坚持一个原则——“打铁先需自身硬”,为此她付出了比大多数人更多的努力。从初中到职高,她33年如一日始终坚持一个梦想: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才的机会,使弱势生由“自卑来”变“自信走”;30年班主任工作,她始终坚持一个信念: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积极倡导学生“自主管理”。家长说她是孩子生命中的“贵人”,学生都称她为“第二个妈妈”。

    

他用12年带出一支信息学强队

     徐先友 学军中学

    不少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沉迷于电脑游戏,但是在徐老师的引导下,这些孩子变成了信息学竞赛中的“高手”。他用12年时间,创建了基于网络平台教育的信友队。他的学生获信息学国际竞赛金牌2枚,亚太地区竞赛金牌15枚,全国决赛金牌18枚,全国联赛一等奖185人次,他本人也被中国计算机学会授予“全国信息学竞赛NOI30周年钻石奖”“十大杰出社会服务奖”。“没有他,可能就没有一株株崭露头角的竞赛苗子;没有他,可能就没有在迷茫与踯躅之后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金牌选手……”这是学生对他的评价。

    尤其可贵的是,他致力于计算机教育的普及、推广和应用,对杭州市十多所中小学生进行过义务指导,并把多年积累的经验无私传授给全体教练。他还利用网络平台,向全国教练传授了十多套赛前模拟训练题,对十多个计算机竞赛水平不太高的西北省份的选手进行了义务培训。

    

她把满腔热情奉献给每位学生

     楼超先 三墩中学

    初一刚进来,楼老师就发现,班上有个男生经常不做家庭作业。发现这个问题后,她立刻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原来家长平时工作忙,根本没空管孩子,每天放学后,孩子就跑去网吧,一玩就好几个小时。家长骂也骂了、打也打了,可就是不管用。这样持续下去,孩子的成长方向会越来越“走偏”,楼老师二话不说,主动向家长提出:“你们没时间,交给我!”于是,她和家长商量好,每天放学后,先把孩子留在学校完成作业,等家长忙完再来接他回家。整整三年,她每天傍晚陪着学生直到他把作业做完。慢慢地,学生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电脑玩得少了,对待学习的态度也认真多了。

    “每个孩子的成长道路都不同,作为老师,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从1986年到2015年,30年的教师生涯中,她23年在当班主任,其中20年在农村学校任教。她说,教书跟种田一样,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她积极倡导“轻负而高效”的课堂教学新思路,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她更是满腔热情,给他们更多的关爱。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实习生 曾琪 记者 张向瑜        编辑:见习编辑 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