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毫无悬念,周二沪指轻松跃上3000点关口,虽然围绕3000点关口震荡不已,但收盘时仍站在关口上方。
周二A股虽有震荡但有所放量。截至收盘,上证综指上涨0.6%,报收于3006.39点;深证成指微跌0.07%,报收于10602.77点,创业板指微跌0.12%,报收于2246.02点。从成交额看,沪深两市成交额分别为2704.18亿元和4374.31亿元。
盘中,万科A依旧是关注焦点,而站上3000点之后的行情也是各方关注的重点。
还会有多少个跌停
万科A本周一复牌后,接连两个交易日跌停,且不说“万宝华”三方各自的算计,单就投资者而言,资产已缩水不少。
本周二万科A开盘即封在跌停板上,每股股价报19.79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20元。最终万科A仍然以跌停价报收,但是成交额达到39.39亿元。
市场人士留意到,与前一交易日不同的是,周二仅集合竞价阶段就已成交1亿多元。新浪等网站的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投资者认为万科A将有3个或以上跌停板。
一些投资者认为,万科停牌那么久,停牌期间市场很多信息都没有体现到股价中;现在又有那么多不确定因素,复牌后连续跌停不出意外。
杭州一位投资万科A股票的芦先生告诉记者,原本还比较看好这家上市公司,之前买万科的股票也赚了点钱,但是两个跌停之后,股价下跌了四五元,已被套牢。“现在割肉也舍不得,只能先捂着,看有没有出货的机会。”
万科控股权之争的“大戏”发展到现在,大致的脉络已经比较清晰。但留给资本市场的反思也非常多。浙江省商法研究会专家指出,作为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本应是最规范的,但是万科的事业合伙人持股计划却遭到诟病,被认为缺乏制度透明度,也成为“宝能系”提议罢免董事会的重要理由之一。
目前,深圳证券交易所依照《证券法》第115条第2款及深交所相关规定,依规对万科、宝能及华润各方发出问询函,后两者均已就相关内容向深圳证券交易所做出汇报和沟通,但深圳证券交易所向万科下发的《关于对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组问询函》,万科至今仍未回复。其他还涉嫌其余七处重大遗漏。万科方面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公司股权之争已经导致部分合作方态度转向犹豫和观望,无法确定是否会对公司下半年业绩造成影响。
上周末,万科A复牌消息传出后,一度引发投资者担忧,担心拖累股市行情。不过从复牌后的两个交易日来看,对大盘的影响基本没有。
万科5日晚间发布公告称,钜盛华7月5日购入A股股票7529.3万股,钜盛华及其一致行动人本次购入后持股升至24.972%。按照当天万科成交价格计算,钜盛华当日斥资14.9亿元大举扫货。
投资者情绪企稳
进入7月以来的三个交易日,A股总体表现不错。市场各方期待已久的“七翻身行情”“吃饭行情”能否实现,还有待市场的进一步检验。在采访中,不少机构分析师认为,近期利好政策不断,有利于市场进一步自我修复,实体经济的向好最终会反映到资本市场上。
监管层在近期动作频频,通过严格执法、规范并购重组等动作,不断校正资本市场的法治化监管模式,也引领资本市场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前进。
市场信心也得到进一步恢复。2015年6月A股市场异常波动以来,新开户投资者数量一直较为低迷,这一数字又往往是投资者信心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记者查询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数据发现,上一周(6月27日至7月1日)新开户数量达35.39万,其中自然人投资者35.32万。这一年来,新开户数量经历了从急剧下跌到缓步回升的态势,显示投资者信心也正在逐步提升。
信达证券认为,六月市场经历了较多的事件,从外围市场的英国“脱欧”事件、美联储加息预期,到国内经济数据下行、流动性季节性紧张等,但市场对此作了充足的准备,消化能力增强的背后,是投资情绪企稳。
后市行情如何演化
3000点之后,市场行情会怎么变化?不少机构认为行业、板块乃至个股分化发展的概率较大。
巨丰投顾分析师认为,周二沪指小幅高开后快速冲高,收复3000点重要关口后维持了窄幅震荡走势。巨丰投顾认为沪指已经冲破2800至2950点箱体的顶部,随着军工、核电、煤炭、钢铁、船舶等底部蓝筹股的估值修复行情启动,沪指盘中已收复3000点,短线震荡已经无碍中期向好格局。
站上3000点之后,后市需要更加注重分化行情。指数可能会有所反弹,但反弹不会一蹴而就,成功站上3000点后可能需要回踩方能继续上攻,机构判断回踩空间有限。
观察后市,从外围市场看也有较好的环境。全球资产经历“脱欧”波动后逐步收复失地,A股也开始更为强劲地发起进攻,短线强势格局确立。不过,前高点和套牢盘仍有压制,经济面、政策面尚未有明显利好刺激,如果量能延续,那么A股将大概率维系底部抬高的震荡格局。
从周二的盘面上看,次新股、水利、海工装备、军工、核电等板块涨幅居前,早盘强攻的军工股涨幅收窄,黄金、国产软件、基因测序、国产芯片小幅回调。机构分析,后市行情中符合动能转换要求的行业将会有更大发力的空间。此外,随着中报披露即将开始,关注盈利能力较强的价值股仍是投资者关注的要点之一。本报记者 袁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