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万字的非遗笔记里是怎样一种付出
王淼与畲族大妈
有这样一组数据,多少可以看出浙江文化大省的历史和底蕴。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浙江9项上榜位居全国之首;在2006年至2014年的4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浙江实现国遗申报全国四连冠,总计入选217项;浙江形成了非遗普查“浙江模式”、非遗保护“浙江经验”等,并领跑全国步入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非遗馆“四馆”时代……
这样一些非遗成就的背后站着一个不能不说的人——浙江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王淼。他不仅是这些数据的收集者,更是浙江非遗保护团队中的一代表人物。
但是常年超负荷的工作,使得这位时刻想着与时间赛跑,从历史湮尘中抢回文化遗产的男人,去年10月29日昏倒在了省文化厅会议室的门口,随即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在他超出常人的坚持、超出常人的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背后,是他对非遗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昨天,记者打开了这样一份工作笔记,王淼用几乎纪实的方式,从2011年12月开始写到昏倒前,21.4万字。从这份日志里,我们可以体味到他对于非遗工作的深厚情感。
2011年12月1日,周四
眼前的大事是在宁波召开的全国非遗工作会议。这是近两三年来,文化部召开的唯一的综合性的非遗工作会议。上月底,我专门去宁波,讨论了整个方案。
2011年12月8日,周四
宁波149个乡镇,每个乡镇一本普查报告,149本形成系列,全部出版。实际上这一成果,才是值得大书特书,其间有多少投入,有多少心血汗水,有多少工作量,几度春秋,几番艰辛,局外人可能很难体会。田野普查调查的资料,形成为正式出版的成果,要求可不一般啊。
旁白:
省文化厅非遗处的正式在编人员,其实只有两人,王淼是其中之一。非遗处长期以来是靠从地方抽调上来的挂职人员,维持日常运行。用王淼的话说:“非遗事业很大程度上是靠这支游击队打出来的。我们8个人,做了80个人的工作。”
嘉兴市文化馆的祝汉明是在2005年被抽调到非遗处,跟着王淼一起为浙江非遗摸清家底——浙江非遗大普查,“非遗是一项没有前车之鉴的工作,浙江能作为全国非遗工作开展的试点,真的都是靠一点点摸索出来的。”
3年后,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召开。
王淼回忆:“浙江省以宁波为试点,提出了‘村报普查线索、乡查重点项目、县做申报文本’的普查方式,随后进行推广,在普查结束时,实现了全省乡镇、村和街道的全覆盖。”
这次普查,算是摸清了浙江非遗的全部家底,全省共上报非遗普查线索271.9万条,实地调查非遗项目15.63万项,走访民间艺人13.37万人次,收集相关实物资料2.3万余件,调查文字记录1032.1万字,录音记录4525.7小时,汇编普查资料3260余册。
2012年1月22日,周日
今年春晚,声光电运用得很充分,最大的缺憾是没有舞龙。今年是龙年,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舞龙项目这么多,长兴百叶龙、奉化布龙等等,如果搬上春晚,肯定很出彩。仅是舞台背景有龙,是不够的。作为中国人最重视的最大的节日,那种小时候的过年感觉,那种民俗习俗的东西,现在不大有了。怎么样营造热闹喜庆的年俗氛围,怎么样让这个年味更浓一些?再延伸一点考虑,能否跟旅游结合,能否打响“到浙江过年”,甚至打响“到浙江过节”的口号,这是我们的课题也是命题。
2012年1月29日,周日
今天,新春上班第一天。
9点到办公室。我的办公室,用三个字概括:脏,乱,差。我自嘲,三个通不过:卫生通不过,形象通不过,消防通不过。
旁白:
记者站在王淼的办公室,屋子里堆满了报纸、书籍、各种文件纸张、还有非遗工艺品。他不是不想收拾,而是实在没办法收拾。
上世纪80年代,王淼的脊椎损伤,行动不便,不要说整理房间,就是用笔写字都十分吃力,也无法使用电脑,他的工作笔记都是由他口述,非遗处的工作人员帮忙录入电脑。省文化厅的物业主管刘志成说:“厅里的保安都知道,王处长是夜猫子,几乎每天都在办公室加班到深夜,永远是走得最晚的那个。”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陈淡宁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