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授花40万元买非法保健品 她写了一本书提醒老年人防骗
她说老人容易被非法保健品忽悠,主要缘于四个心理因素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就是太孤独了
这几天,87岁的浙大心理系老教授黄秀兰突然成了网络名人——网上流传着这么一段视频,是老人讲述自己多年来“入坑”的切身体会,先后花费40余万购买了各类渠道不正规的保健品。
昨天,快报记者和老人聊了很久。
黄阿姨退休后,多年来一直居住在广州,她说,很怀念和丈夫在杭州的日子,难忘那些多年来“被坑”的经历。
前几年,她幡然醒悟,写下了一本心理学著作《心理健康活百岁——延缓衰老的策略》。其中专门讲到了防骗指南,她用心理学的角度,善意提醒老年人如何防止上当受骗。
黄阿姨在视频中讲述自己购买非法保健品的经历
黄阿姨几年买了40万元非法保健品和保健器材
曾遇到过推销员扑通跪下来喊妈
黄阿姨现在的家在广州海珠区,退休前,她是浙江大学的一名心理学教授,家庭条件不错。
由于长期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退休后,阿姨一直有买保健品的习惯。从数千元的心脏药、上千元一小瓶的营养液,到6万元一台的“频谱屋”,她说花起钱来几乎从不手软,多年下来,花在保健品或保健器材上的钱,超过40万元。
“我的爱人是得癌症去世的,这个事情对我触动很大。”黄教授说,后来她只要听说这个药可以增强免疫力,可以抗癌就买来吃,保健器材只要人家说好,她就买。
阿姨说,自从自己得了糖尿病后,听同事说起打针可能会对身体有副作用,就开始吃起保健品。
非法保健品公司的那些套路,这几年她也没少体验。她说,那些推销员最擅长打亲情牌,叔叔阿姨叫得好甜。有一次她去听课,台下坐着一两百个老人。台上一个卖虫草的女经理,讲述了自己的“悲惨遭遇”,说从小失去父母,听得老头老太们热泪盈眶,还有老人主动上台给她送纸巾擦眼泪。
情到深处,那个女经理扑通跪下来,喊大家“爸爸、妈妈”。好多人被感动了,5000元一份的虫草保健品,有100多人下了单。
另外一招就是送小礼品诱导老人上当。满大街发传单,说只要去听课可以免费领鸡蛋,还不是一口气给你,分成第一天5个,第二天10个,第三天15个。老人在家反正没事,就去听了。这三天下来多半会被套进去。
黄阿姨说,这几年除了鸡蛋,自己还领过柴米油盐各种礼物,免费旅游、免费请吃饭、免费喝早茶、免费送肥皂牙膏……最后肯定没啥好事。
业务员们还会给听课的老人备案登记,有没有经济实力、买东西要不要经过儿女同意、有什么病史,都记得清清楚楚。
像黄阿姨这样有钱又担心身体的老人属于“重点客户”。一次她发现自己受骗,称没带钱不想买了。对方说,可以先随便付一点,到时候送货上门。
结果第二天对方真的打来了电话。黄阿姨连忙谎称自己出国了,想不到20天后,业务员竟又找上了家门。
除了死缠烂打,有的业务员还会采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策略。黄阿姨说,她有一次花一万多块钱买虫草酒,对方说太重了,可以先寄存在他们那里随时来取。谁知后来有一天就突然关门了,“我还有六瓶虫草酒没拿回来。”
黄阿姨说 老人买保健品有四个心理因素
还有最重要一点就是太孤独了
黄阿姨说,上当受骗和知识文化没关系,有时学历越高、条件越好,反而越害怕死亡,越恐惧。
“吃了这么多保健品,我觉得其实没什么效果,我毕竟是知识分子,能够看出其中的一些猫腻。”老人说。从2013年开始,她开始写文章,以亲身经历,并结合自己的专长,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老人为什么愿意买保健品,甚至很多时候明知上当还要买。
黄阿姨分析,老人买保健品,有四个心理因素。
一是出于期待心理,总希望保健品真的能够控制或治好自己的老毛病;
二是缘于恐惧心理,人老了,总会有种担心,担心某种疾病严重起来导致重病甚至死亡;
三是从众心理,她参加过不少保健品公司组织的“讲座”,总觉得那么多人买,肯定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四是名人效应,各种号称“首长”专用的养生品,觉得不会有错就买了。
黄阿姨说,一次她听业务员介绍,说有一种药剂是从100年的松树上提取的,只有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才能享用。一般人只能吃到10-20年松树上提取的,她一听就买了15万元。最后还是在儿子的干预下退回了款。事后回想,很多保健品号称“稀缺资源”、“特供”,其实都是假的。
黄阿姨坦言,除了这几种心态,最重要的一点还是缘于老人的孤独感。
“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但对于老人而言,很多儿女不在身边,就算在身边也不能时时陪着,再加上对健康的渴求、对疾病的无奈和对死亡的恐惧,让他们很容易产生一种孤独感。”她感叹。
黄教授自己就有体会,她有一段时间生病,那些熟悉的保健品业务员,每天一个接一个轮着来看她,每次来都带着水果。“这样的伺候比女儿还亲热,你好意思不买他的保健品吗?”
这本书一直写到了2015年,黄阿姨把10万字的底稿汇编起来,集结成一本书《心理健康活百岁——延缓衰老的策略》,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老人的生死观,分析为什么容易上当受骗。
目前,这本书已印刷再版两次,很受一些家庭和老人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