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里国博1万余名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间超25万小时
编者按
根据国家文物局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我国注册的博物馆数量已经超过4600家,其中北京市的博物馆数量排名世界第二。此外,我国每年办展超过2万场,参观人数约7亿人次,逛博物馆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
英语中的博物馆一词,起源于希腊神话中的缪斯,缪斯不仅代表着艺术,也代表着学习。博物馆不仅是展示陈列研究之所,也有着文化教育功能,是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文化欣赏之地。
志愿者不仅仅为观众讲解展品背后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拉近博物馆、馆藏物品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使博物馆能够更好地发挥教育和文化传播功能。
“我清楚地记着那是2002年的3月6日,在北京晚报第一版的中间位置,无意间看到了一个小文章。”北京市民辛志勤说,就是这则标题为“中国历史博物馆招聘志愿讲解员”、全文仅有240字的“小广告”,改变了她的生活。
中国历史博物馆,在一年后与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它现在的名字叫中国国家博物馆。而这则“小广告”的背后,则是我国大型博物馆第一次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15年来,先后有1万余人参与国博志愿服务工作,为公众提供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超过25万小时。
每年都有“新血”注入
“自唐代以来,中国古代的瓷器大致形成了以南方越窑的青瓷和北方邢窑的白瓷为代表的两大系统,所谓‘南青北白’……”在国博北17展厅的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展上,辛志勤神采飞扬地向前来观摩的观众讲解着每一件瓷器的历史渊源和时代背景。作为国博从社会招收的第一批志愿者,她是志愿者团队里的“元老级人物”,连馆里工作人员都称呼她为“辛老师”。
从西周的白瓷,到唐代的秘色瓷,再到元代的青花瓷,一直到清康熙的珐琅彩,一件件被玻璃展柜隔离开的瓷器,在辛志勤的妙语连珠之下,串联成一部文明史。观众听得入神,有人瞪大了眼睛,有人不停地发问,沉浸于历史之中。
“15年前,‘志愿者’不像现在这么流行,很多人对此还很陌生。”据国博社会教育部工作人员介绍,招募文章见报后,前来报名的人数竟超过2000人,有的是通过电话报名,有的是直接来到现场,公众的热情超过了博物馆的预期,原本计划招聘30人,后来决定扩招。于是,经过笔试、面试,选出了国博第一批志愿者。
每一批志愿者,都是经过严格选拔和专业培训的,这样的传统被延续了下来。“如何认识展品、分析讲解词、理解展陈意图;如何在展厅站位、走位;如何引领观众、控制讲解场面。”在辛志勤的记忆中,尽管不是职业讲解员,但整个培训流程却是专业化的。
“培训完了,还不能直接上岗,经过了展厅考试合格的才最终决定你是否适合当志愿讲解员。”她至今记得,当年现场考试时自己差点紧张得忘了讲解词。那时,她还是一个年轻的姑娘。正式上岗之后,辛志勤讲的第一个展览是《契丹王朝》。
据国博社教部工作人员介绍,报名者通过面试,要参加30个小时的基础培训业务知识、服务礼仪、讲解技巧等等,培训后分入各展厅参加一个专题的试讲及考核。最后合格者才能成为志愿者。如今每年近千名报名者经过重重筛选,剩下寥寥几十人。
每年都有新鲜“血液”加入这个队伍,也有人离开,目前第一批志愿者中还有20多人在坚持。
志愿者也在成长
比辛志勤晚一年加入志愿者团队的于阳,也已经讲解14年了。为了更好更快记住讲解词,她设计了讲解词的图解,将一本厚厚的讲解词分解成若干表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但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希望讲解能打动观众。”志愿服务不只是志愿者个人单方面的奉献,“我们也在这里不断学习提升和成长。”
讲解中,经常会遇到观众提问,有些观众具有深厚的学养和历史知识,当问题超出他们知识范围之外的,志愿者会让观众留下联系方式,事后或请教专家,或自己研究,最终一定要解答观众的疑惑。
许多志愿者,也通过讲解过程在不断成长。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志愿者,对古钱币很有兴趣,当了志愿者后,从当初“一紧张说话就打结”,到现在流畅地为观众讲解前不久红极一时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他说,这样的经历让自己不仅学了很多知识,也成长了许多。
正在古青铜器展厅给小观众们讲解“后母戊大方鼎”的张鹏,在志愿者里是个“网红”,文史爱好者们经常关注的“忆空间阅读体验馆”和“耳朵里的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就是他创办的。最初当志愿者时,他还是大一学生,结果一讲就是14年。大学毕业后,张鹏经历过律师助理、外企职员、国企干部等多种角色,而志愿讲解工作从未放下。后来,他从国企管理岗位辞职,成了青少年博物馆公共教育推广人,原本的志愿活动,成了事业。
像这样的故事,在志愿者队伍里还有很多。如今,志愿者已是国博的一张名片。在博物馆官网上可以看到志愿者信息,很多观众也会在相应时段前来,在展厅里等着他们喜欢的讲解员。
志愿工作不是“自娱自乐”
在国博地下一层一个空间相对开阔的办公室的墙壁,标题为“学习、分享、奉献”的展览板上贴满了男女老少的照片,辛志勤、杨秉坤、张鹏等都在其中。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的各个年龄段人群,从白发苍苍的老者,到思维活跃的90后;从退休教师、媒体人,到国企管理者、机关工作人员。
“这么多年能坚持下来,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辛志勤曾一度带着两个儿子来国博。孩子在办公室里玩,一直等妈妈下班,15年她几乎每周都要来为观众义务讲解。辛志勤是一家公司的销售人员,平时不用坐班,时间灵活,但也有不少志愿者不愿意让工作单位知道,当志愿者时就用化名。“怕被人说不务正业。”没有报酬,占用时间,如何平衡家庭与工作,是每个志愿者都要面对的事情。
如今,逛博物馆,已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方式之一。“观众欣赏水平越来越高,人数也越来越多。”看到这样的变化,志愿者中“元老级”的牛爱军很高兴,从最初做讲解员,到负责志愿者团队的管理工作,她经历了国博志愿者团队,从最初松散的志愿服务人群,到如今高度专业化的全过程。“之前,志愿者预约讲解时段,都是通过短信、电话,现在我们有管理系统,每个月讲解的时间和展览都有记录。”
从事团队管理工作后,牛爱军意识到,即使是志愿服务,也不该是自娱自乐,规范化是必然的。“这是一种志愿服务的承诺精神。”有一位志愿者由于工作调动去杭州工作,但他没有退出,为了完成讲解,他会周末抽空专程坐飞机回北京,所有这一切的付出,源于他对历史与艺术的热爱。
2011年国家博物馆新馆建成并向社会开放后,国博又在国内博物馆界率先成立了具有自管意义的志愿协会,经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管委会及秘书处成员,同时通过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志愿者协会章程》,使得博物馆志愿服务迈向规范化、制度化、组织化。2015年和2016年,国家博物馆志愿者协会连续获得两届“全国百家志愿服务组织奖”。
在国博开先河之后,如今,包括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在内,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都有了志愿讲解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