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夫妻档”:你救护病人 我守护铁路
“老婆,今晚有个‘天窗’施工,我准备上线作业,你下班了吗?”晚上22时40分,张新晨穿好作业服,戴好口罩,给妻子发了一条微信,等了几分钟没有得到回应,他又发了一条,“回去了早点休息哈,晚安。”
张新晨是南昌工务段向塘线路车间副主任,今年31岁,今晚,他要对向塘站一处重伤轨件更换作业进行现场把关。
“别看着就两根钢轨,学问大着呢。”张新晨蹲在线路旁,用钢卷尺仔细量着轨缝空隙,又紧了紧一旁的螺栓,“客车的轨道一定要做到平顺,消除晃车,这样旅客才能坐得舒适;货车因为载重大,对钢轨的破坏比较大,一定要勤检查螺栓、插销这些零件,保证钢轨的承载能力。”
张新晨所在的向塘线路车间,主要负责向塘客场、向塘编组场以及昌赣高铁的部分线路养护维修工作,是南昌工务段管内设备情况最复杂的车间。其中,向塘西编组站位于京九、沪昆、向莆铁路“黄金”大字架中心,是中国江南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每天有近200列旅客列车穿过,上万辆货物车辆在这里集结编组。
“杨工长,这边再复核下钢轨长度,两端要各预留25mm。”随着锯轨机的轰鸣声一落,张新晨和工长杨振华便手拿卷尺,开始测量刚锯下来的钢轨长度。“疫情期间,很多装了防疫物资的货车都要在这里编组,我们必须保证线路质量,保障列车运输安全。”
虽然工作繁忙,时间也不固定,但张新晨每天都会和妻子“讨”个平安。
他的妻子肖雅萍是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一名护师,作为江西省第六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一员,2月13日乘坐D3226次高铁专列前往武汉,分配在专门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她们是12日晚上八点半接到的报名通知,很快就报满了,一个小时就筛出了名单,等定了以后她才给我打了电话。”2月12日晚,张新晨在单位值班没有回家,没成想接到了妻子报名支援武汉的消息,“也不算意外,她之前就和我说了,如果有机会她会报名的,只不过真的到了这关口,我觉得她特别勇敢。”
肖雅萍是“90后”,平日里是一个特别容易害羞的姑娘,被病人感谢两句都能闹个大红脸,但这次报名增援武汉,她很果断。“我是护师,这时候就应该去最需要我们的地方。”
2月13日一大早,肖雅萍就背着行囊早早赶到了医院,做出发前的准备。为了方便穿戴防护服,护士长帮她把留了20多年的长发给剪短了,坐在凳子上,心疼头发的肖雅萍忍不住哭了起来。等张新晨从单位赶到医院,他第一次见到了妻子齐耳短发的模样。“雅萍年前刚做的头发,见到她时眼睛还是红的,我就使劲夸她。不过我真的觉得挺好看的,像个战士的样子。”
“放心,家里有我,你自己千万注意安全。”离别的站台上,张新晨的鼓励让肖雅萍红了眼眶。这是她第一次去武汉,却从没想过竟是一场未知归期的“逆行”。
最让肖雅萍放心不下的是家中年幼的一双儿女,女儿笑笑今年4岁,儿子嘟嘟刚刚11个月。肖雅萍每次和家中视频,女儿都要“霸占”着手机,和妈妈说悄悄话。“妈妈我会照顾好弟弟,你打怪兽一定要赢,等你回来我们就出去玩。”
“笑笑真的很乖,这大半个月她就哭过一次。”接过育儿“接力棒”的张新晨很庆幸,妻子在离开前给女儿做好了思想工作。虽然他给儿子冲奶粉的动作还不熟练,“与武汉人民比起来,我家的这点困难不算什么。我们都约好了,她救护病人,我守护铁路,我们共同爱护这个家。”
因为张新晨和肖雅萍两个人的工作时间都不固定,他们之间的交流近乎是“留言式”聊天。肖雅萍的视频电话一般都在饭点,有时也可能因为张新晨在施工现场,不能接电话。“她偶尔也会埋怨,我觉得她压力应该挺大的,但她和我说的都是希望。”张新晨说。
在肖雅萍的微信朋友圈,她写道,“我相信不久之后,我们的努力定能冲破阴霾,回到往日的欢笑中,在樱花下感受到每个人脸上的微笑。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吴朋珊 记者 刘占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