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中学一班主任寒假上门给孩子无偿辅导
两个班分成18个学习小组,老师一个寒假要上门36次
班主任回应:不赞成学生盲目上培训班,那里解题套路太多
我宁愿自己多花点时间,让同学们走正确的路
昨天9:00,读者周女士联系快报:我女儿在育才中学读初一,班主任黄老师真的很好,寒假上门给我们无偿辅导。全班有9个学习小组,每组两次,他带两个班,总计18个学习小组,算起来,整个寒假他要上门36次。对于这样尽心又负责的老师,我想通过快报表扬他。
黄老师是男教师,很年轻,心却特别细。刚进学校的暑假,他将学生分成9个学习小组,利用休息时间给孩子辅导功课。现在放寒假了,又上门辅导。我们作为家长,太感动了,这么冷的天,还晚上赶过来。除了假期,平时和家长的沟通,比如家访、家长会,也都很到位。班里有名较弱的学生,老师一个学期就家访十多次。
每次上门辅导两个半小时
周女士的女儿婉盈,去年9月进育才中学,在初一(8)班读书。班主任老师名叫黄有宇,工作四年,今年27岁。
前天晚上,约定的辅导时间是18:00-20:30,提前几分钟,黄老师到了。小组的5名同学也提前到了。
“黄老师骑车来的,风尘仆仆的,我赶紧给他倒了杯水。他基本没和我寒暄,直接桌边坐好,开始上课了。”周女士说,孩子们上课时,她和几位家长就坐在旁边听着。
黄老师教数学,两个半小时里,先讲数学内容,根据同学的预习情况,梳理了前几章内容,测试半小时后讲评。之后是班主任工作,对5名小组组员一个学期的表现分别盘点,优点缺点都说说,再提提对下学期的展望,相当于是面对面的“学期总结”。
“比如,婉盈性格活泼,有时会扭头和同学说话,黄老师就说下学期考虑把爱说话的她俩座位分开。另外,建议婉盈去竞选班干部,锻炼胆量,也收获成就感;另一名男生是小组长,对他的建议是,作为组长可以更积极些,做事果断些,在和其他小组竞争时,不能随便放弃。”周女士说。
和孩子们聊完后,再和家长聊聊。两个半小时里,黄老师一刻没停,讲完就结束了。
其实,像这样的上门辅导,不是第一次。早在去年刚进初一的暑假,黄老师请来英语谢丽敏老师、语文李华老师、科学薛丹羚老师、思政史天晓老师一起上门,给大家辅导。
周女士说:“进校前全校开家长会,校长说吃好学校的正餐最重要,一张一弛最重要,孩子休息时能不参加补习就尽量不去,我心底还打小鼓。后来看到黄老师和各科老师上门,我就震惊了!之后也放下心来。不少同学还退掉了外面的培训班。
“除了寒暑假的上门辅导,平时的家长会、家访,老师也做得很棒。大大小小家长会,一学期有四个,及时和家长沟通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班里有名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一学期黄老师家访了十几次,光暑假就去了7次。”
成果怎么样?
周女士语气骄傲,说:“进校时,我们班排名中等,现在,育才集团三校区20多个班里,我们班排名第一。”过年后,黄老师还有一次上门辅导,全科老师会一起来,阵容绝对庞大。
“从小到大,孩子遇到很多好老师,但是像黄老师这么负责任的好老师,我是第一次遇到。”周女士说太幸运了,所以一激动就打了电话要表扬黄老师。
老师寒假时间表
白天备课晚上辅导
昨晚,我们赶到育才中学,见到黄有宇老师。黄老师,小平头,圆脸,看起来很精神。黑色大衣胸前别着校徽。一张口,嗓音沙哑,黄老师说连续每晚讲两个半小时,嗓子有些使用过度了。再过一小时,和一个小组约好上门,约晚上主要是为了和家长多交流一下。
黄老师2013年进入育才工作,带出一届学生。去年接手初一,第一次做班主任,既兴奋又紧张。他说1月18日放寒假后,20日开始挨组上门,寒假里除了过年那几天,几乎排满。
为什么要这么做?
“寒假有预习任务,学生对课本肯定有不理解的地方。我不赞成大家盲目上培训班,解题有很多套路,怕学生学了套路,走偏了,不想再去锻炼思维,这是很可怕的。我宁愿自己多花点时间,要让同学们走正确的路,学好。”黄老师说。
黄老师把全班分成9个学习小组,蛇形分组,成绩分布都较均衡。他说团队作战能锻炼凝聚力,一个学期实践下来,同伴之间的影响力确实很大,行为规范都有互相监督,做得不错,成绩也比进校时提高不少。
一个寒假,要为两个班18个学习小组,各辅导两次,时间怎么安排得过来?我们来看看黄老师在寒假里,一天的时间表。
7:00起床,洗漱吃饭后,开始备课,要花4小时左右。因为面对的小组成绩不一样,学习特点不同,备课的重点也不一样。
11:30左右吃午饭。
12:00左右,开始说课。上午的备课主要是理论知识,下午常常是自言自语地模拟课堂,怎么讲学生听起来更容易接受。如果爱人(育才教育集团锦绣中学的老师)在家,可能会对练一下。时长4小时左右。
17:00左右吃晚饭,吃好饭后出门,赶往学生家。
18:00-20:30,上门辅导。
21:30左右回家,洗漱睡下。
看得出来,虽然晚上辅导2个半小时,但是一天都在为此做准备。
年级组长谢丽敏教英语,和黄老师搭班,她说:“黄老师对工作非常热爱,每天6:30之前到校,晚自修结束后才回家,一心扑在学生身上。不过,年级里不只是黄老师这么做,其他班也是如此。一般暑假的时候做得多,因为时间长好安排。
“校长知道这些情况的,他不想因为过度表扬而绑架了全体老师,但我们都很愿意为学生这样做。”
校长郜晏中:这样的老师不是一个而是一批
昨晚,快报记者联系上育才中学校长郜晏中,他说:“黄老师被家长表扬,我不惊讶。他确实很好,身上好像永远没有负面情绪,永远传递正能量。所有心思全在学生身上,特别热情,为学生和学校工作付出很多。他本身的品质很好,而且育才的土壤,也让他更好发挥。他是育才校训‘样样落实、天天坚持’最好的诠释者。”
黄老师做得这么细,很多家长都说太少见。但是郜校长却说:“这在育才太常见,像黄老师这样的老师,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批。黄老师上一轮带班时,也是这样。除了寒假,暑假也是如此。学校里除了上门辅导,一年一次全员家访,三年共三次,工作量非常大。
“育才的校园文化中有这样的说法——表扬缩小100倍,批评放大100倍,比过去的自己优秀100倍,比别人永远努力100倍。所有的努力都会被看到,所有的偷懒也都跑不掉。这样的努力,家长都看在眼里。
“不过,我的心情有些矛盾,既为有这样的好老师开心,另一方面,我觉得老师们也有自己的社会角色,回到家庭里,是爸爸,是儿子;是妈妈,是女儿。老师自己也要有好的生活品质,关心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关心学生。
“育才有个‘六不’承诺,家长们都知道,其中有一条就是不做有偿家教,不在外兼课。承诺一年一签,在校门口公示,在家长微信群里发,接受家长监督。学校也一心为老师着想,学校大部分收入都用在老师身上,就是希望老师在育才工作开心、有职业尊严。老师们开心了,觉得这个平台上志同道合的人特别多,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成长的空间,也会特别有成就感。
“教育是美好的事情,真的需要更美好的人去做。当我们做学生的时候,我们努力着让自己成长,当我们变成老师的时候,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 (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