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重新连接中国与阿拉伯世界

21.05.2015  13:40

一带一路”重新连接中国与阿拉伯世界

——访谢赫·穆罕默德文化理解中心董事总经理纳西夫·凯伊德

  5月15日晚,伴随着丰富多彩的迪拜文化、美食和艺术现场展示活动的进行,“中国迪拜周”最后一场活动“艺术与美食之夜”在中迪共享的激情碰撞中落下帷幕。迪拜谢赫·穆罕默德文化理解中心董事总经理纳西夫·凯伊德应邀出席活动,并热心地为来宾解答关于阿拉伯文化的各种问题。

  凯伊德是一位“半退休”的企业家。20世纪80年代初,年轻的凯伊德前往美国求学并成为了一名成功的企业家,至2007年,已经在美国和加拿大创立了40家公司。在过去20多年里,他积极与人分享创业经验,帮助人们在多文化的全球环境下和平共处,曾为美国社区、高校、组织的各种文化艺术项目讲学并担任顾问。在他看来,传播阿拉伯文化比商业上的成功更有价值。目前,凯伊德回国就任谢赫·穆罕默德文化理解中心董事总经理兼讲师已有8年,此前,他以志愿者身份为中心工作了多年。

  长期在跨文化环境中历练的凯伊德深知,不同国家、民族的人在相处时最大的阻碍来自文化。“错误的印象会导致偏见甚至歧视。很多时候,误解或偏见的存在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难以沟通。这时,文化理解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文化理解帮助不同种族、肤色的人们接受彼此、和平相处,并建立信任。”凯伊德举例说,外国人普遍认为穿白袍凉快,让阿拉伯女性穿黑袍是为了惩罚她们,其实并非如此,黑袍比白袍更解暑。又如,不少人误以为中东女性不能接受教育,其实不然,女性的教育也很重要,“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的女人”对阿联酋人来说同样适用。

  这就是为什么谢赫·穆罕默德文化理解中心把“打开大门,敞开思想”作为宗旨,即希望人们用包容的态度互相理解。凯伊德告诉记者,在迪拜,阿联酋人只占少数,大部分人是外籍人士。他们长期在迪拜工作、生活,迫切地想了解阿联酋人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谢赫·穆罕默德文化理解中心作为一家非营利性机构,致力于搭建一个良好的文化交流平台,提升世界各地的人们对阿联酋文化、习俗和宗教的认识。

  据凯伊德介绍,该中心定期开展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促进阿联酋当地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跨文化理解和沟通。“文化餐”每周5天对参观者开放,客人将在一个轻松、友好的氛围中享受阿联酋原生态的传统美食。与此同时,会有一个知识渊博的阿联酋当地人以互动形式讲解当地的传统习俗。“巴斯塔齐亚民俗游”是为了让外国人了解阿联酋人的传统生活形态而设置。游客将跟随讲解员在巴斯塔齐亚这个古老的原生态保护区内游览,参观巴斯塔齐亚清真寺,并有机会品尝阿拉伯茶、咖啡以及当地椰枣,充分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

  迪拜聚集着来自200多个国家的居民,迪拜多元的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生活方式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数据显示,超过20万中国人在迪拜居住,占当地总人口的10%。2014年,中国超越印度成为迪拜最大的贸易伙伴,赴迪拜旅游的中国游客增长了25%。此次“中国迪拜周”是迄今为止在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迪拜宣传活动,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猎鹰国际共同主办,通过论坛、专题研讨会等多场活动展现了北京与迪拜在体育、美食和艺术等多个领域的创意碰撞。参与者不仅深入了解了迪拜的文化传统,也深刻认识到迪拜凭借其战略位置和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将在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中发挥巨大作用。

  在凯伊德看来,“一带一路”将把中国与阿拉伯世界重新连接起来,再现古丝绸之路时期的紧密联系,实现更好的合作与互通,这对于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年轻一代尤为重要。“我惊喜地发现中国人和阿拉伯人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家庭在两者文化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希望两国能像过去一样互惠互利,在商业、教育、体育、生活方式等方面全面合作,让迪拜甚至阿联酋成为中国人的第二故乡。”凯伊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