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视角下的一季度浙江GDP

15.05.2015  16:18

  一季度,我国GDP增速同比增长7.0%,为6年来最低季度增速。近日,全国31个省市GDP数据也已全部出炉,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多数省区市经济增速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主要表现为:

  18个地区GDP增速跑赢全国。从经济增速来看,重庆以10.7%的增速领跑全国,GDP增速达到两位数增速的地区仅有3个(重庆10.7%、贵州10.4%、西藏10%)。与全国相比,18个地区GDP增速跑赢全国,而辽宁增速仅为1.9%,成为一季度全国经济增速最低的省区。

  4个省GDP增速跑赢去年同期。与去年同期相比,仅河北、浙江、西藏和宁夏4个省份GDP增速有所加快,同比分别提高2、1.2、0.8和0.1个百分点,广东与去年同期持平。有26个省份增速放缓,个别省份甚至出现“断崖式”下滑。其中,辽宁GDP增速下滑幅度最大,放缓了5.5个百分点,新疆、山西也大幅回落3.3和3个百分点。

  一、从全国层面看,地区间GDP增速分化特征明显,浙江作为长江经济带中的外向型经济省份,经济活力更盛。

  长江经济带沿线保持活力。中西部地区继续发挥其优势,逐步承接东部地区制造业产业转移,成为新的增长极,尤其是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地区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速,占全国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2%上升到43.5%。重庆和贵州两地增速均超过了10%,而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湖南的增速也超过了8%,增速相对较低的四川和云南也分别达到了7.4%和7.2%,超过了全国水平。浙江(8.2%)作为开放程度更高的省份,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战略支撑地位正在进一步显现。

  京津冀协同发展势头良好。得益于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推进,一季度,河北经济呈现稳定态势,GDP增速(6.2%)虽仍未赶上全国平均,但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是全国一季度经济增速提升最快的省份。天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经济增速达到9.3%,在全国排在第四位。作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京津冀区域的经济地位日益凸显,占全国GDP的10.3%,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东北三省经济增速仍在低位。从数据上看,2014年GDP增速位列全国倒数的东北三省,2015年一季度经济增速依然未见好转。辽宁省一季度GDP增速仅1.9%,黑龙江和吉林分别为4.8%和5.8%,三省GDP增速都远低于全国,显示重工化地区经济转型阵痛仍在持续。

  二、从沿海省市比较看,得益于服务业的较快发展,浙江成为GDP增速同比提升的唯一省份。

  服务业贡献作用更强。一季度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广东服务业分别增长10.8%、9.8%、8.8%、8.6%和7.6%,均高于二产增速。股市活跃使得金融服务业高速增长,一季度,上海金融业的贡献率首超半数,同比增长28.7%,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7%,广东、浙江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8%、16.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2.2%和17.8%。特别地,浙江在服务业增速同比加快2.9个百分点的同时,占比也提高3.2个百分点,较好的弥补了工业放缓导致的经济下行压力,成为沿海省份中唯一一个GDP增速同比提升的省份。

  外贸出口结构更优。一季度,浙江出口增长13.4%,高于全国平均8.5个百分点,增速在沿海省市居第一位,分别比上海、山东、江苏、广东和福建高15、14.1、11、10.8和4.9个百分点。以一般贸易为主的传统出口优势更加凸显,一季度浙江一般贸易出口占比为76.6%,对全省出口增长贡献率高达60.5%,而同期江苏、广东、上海的一般贸易出口占比仅为46.5%、42.8%和42.7%。以“市场采购”为主的新贸易方式贡献增大,一季度“义乌小商品”出口384.7亿元,同比激增1倍,占同期全省出口总值的10.3%,拉动全省出口增长5.9个百分点。

  房地产政策效应释放更快。去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政策持续松绑,公积金新政、降息等政策有利刺激,推动整体房地产市场有所好转,但从政策的短期效果看,对各地房地产市场改善程度不一。一季度,浙江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呈现恢复性增长,分别增长15%和9.5%,在沿海省份中回升较快。同期,广东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仅增长4.1%和3.4%,而上海(-15.6%)、江苏(-7.5%)、山东(-14.4%)商品房销售面积仍在负增长。

  三、从浙江自身发展看,要客观看待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加快打造浙江经济的升级版。

  客观看待经济增长动力转换。我省三产增加值增速已连续4年高于二产,到2014年三产占GDP比重首次超过二产。今年一季度,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工业的贡献率比去年同期减少12.9个百分点,但我省GDP增速保持在8%以上。这表明,我省经济正在从以二产为主导向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增长模式转变。这种增长动力的平稳转换是符合市场规律的,我省应该感到“幸喜”。事实上,在许多领先和成功的企业身上,我们已经很难区分谁是纯粹的工业企业,还是纯粹的服务业企业,融合发展是主线。因此,既不要用传统的观念过分担忧工业调整,也不要戴着“有色眼睛”看待证券、互联网+等现代服务业的崛起。

  客观认识各地区经济增长分化。由于我省经济仍以轻工纺织产业为主,重化工等周期性行业占比相对较小,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具有较强的“防御性”。但从中长期看,一旦经济转入上升通道,以电子信息产业或周期性行业为主的省份,产业弹性更足,经济增长速度会更快一些,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刚刚过去的4月份显示,我省经济主要指标增速较一季度有所回落,经济稳走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因此,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大力发展七大产业,加快推进产业升级,这是转型时期经济工作的一条重要主线。(省发改委综合处、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