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浙江规模以上工业运行情况分析
2015年一季度,浙江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速有所放缓,这是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和自身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增速总体仍处于合理的范围。随着春节因素的消失,各项政策效应逐步显现,预计工业生产增速将企稳向好。
一、工业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工业生产增速有所回落。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90亿元,同比增长5.1%,增幅比去年同期和2014年分别低1.1和1.8个百分点。从轻重工业看,轻、重工业同比分别增长3.6%和6.2%,增幅比去年同期分别回落1.1和1.2个百分点。从经济类型来看,除有限责任公司外,其他类型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均较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回落。其中,私营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9%和1.6%,增幅比去年同期分别回落2.6和3.3个百分点,回落幅度较大。从企业规模来看,大、中、小微企业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7%、2.3%和8.1%,增幅比去年同期分别回落0.2、1.8和1.6个百分点。
(二)行业普遍处于低速增长。38个主要工业行业大类中,32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但大部分行业为个位数增长,仅有4个行业达到两位数增长。在增加值总量居前的行业中,汽车制造、船舶、仪器仪表、计算机和电气机械等装备制造行业增长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同比分别增长34.3%、8.1%、7.3%、6.7%和5.9%。纺织、服装、皮革和橡胶等传统行业增长相对较慢,分别增长4.2%、2.5%、0.7%和2.5%,增速均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可见,全省工业经济增长放缓,并不是一些行业出现大幅回落造成的,而是行业整体增长放缓引起的。
(三)内外销增速双双回落。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3504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内销产值和工业出口交货值分别为10967和2537亿元,分别增长2.3%和1.6%,增幅比去年同期分别回落2.7和0.6个百分点。从销售产值居前的行业看,计算机、纺织、化学原料和化学纤维外销不佳,出口交货值分别下降0.8%、2.6%、5.1%和8.3%。通用设备、金属制品和专用设备则内销不畅,内销产值分别增长0.4%、0.8%和-1.5%。从地区看,杭州、绍兴、台州、丽水的出口交货值分别下降1.3%、2.0%、0.2%和3.1%;衢州和丽水的内销产值下降1.4%和4.6%。
(四)企业利润增长趋缓。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641亿元,同比增长6.1%,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38个行业大类中,21个行业利润增长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其中,13个行业利润为负增长。非金属、电气机械、专用设备、通用设备和石油加工行业利润同比分别下降14.0%、10.4%、8.4%、7.3%和7.1%,共同导致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回落2.3个百分点。
二、影响一季度工业经济的主要因素
(一)春节放假影响超过去年,企业复工易增产难。从除夕到元宵这段时间看,2015年春节由2月中下旬延续至3月初,2014年春节则从1月底持续到2月中旬。分析两年间2、3月企业生产情况可以发现,2014年,当月未生产企业由2月的1735家减少至3月的1408家,当月产值负增长的企业由1.9万家减少至1.7万家。从企业复工和产值增长情况看,2015年,当月未生产企业由2月的2150家减少至3月的1241家,这与各地调研和数据监测的情况吻合,2015年企业复工情况相对比较好,但是当月产值负增长的企业由2.1万家增加至2.2万家。可见,今年一季度工业生产虽然复工情况比往年相对要好,但是由于2015年3月初依然处于元宵节期间,生产时长不及2014年3月完整的生产月份,难以达到复工又增产。
(二)市场需求不足,企业产能利用率不高。1-3月份,全省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1.7%、54.0%和51.1%,虽然总体运行于扩张区间,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一季度新订单指数均值低于去年2.6个百分点,意味着企业订单增速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及景气专项调查也显示,今年一季度37.9%的企业认为产品需求减少,订单不足是生产能力没有充分发挥的主要原因,比去年同期高出6.9个百分点。企业一季度产能利用率为75.0%,低于欧美国家一般认为的79%至83%产需合理配比区间。
(三)工业品价格持续下滑,企业生产动力不足。一季度,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97.1%。企业产品出厂价格长期处于下降通道对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一定影响。一是企业产销衔接情况不佳。一季度,全省产销率为96.5%,比去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0.7个百分点。企业产成品库存增长4.0%,高于主营业收入2.8个百分点。二是企业增产意愿不强。据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及景气专项调查显示, 9.2%的企业将在下季度计划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与去年10.9%相比回落1.7个百分点;12.1%的企业将减少用工计划,比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
(四)产业结构调整和过剩产能消化的“转型阵痛”。一季度,全省高耗能产业增加值925亿元,同比增长4.1%,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按可比价计算,高耗能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5.2%,比去年同期降低0.3个百分点。其中,仅石油加工和化学纤维两个行业增加值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水泥、粗钢、钢材产品产量分别增长-0.9%、-0.2%和0.2%,这些产品所在的非金属制品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9%和-1.6%。
三、工业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
(一)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为948、934、660和2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8.5%、7.2%和6.7%,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分别高2.2、3.4、2.1和1.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9亿元,同比增长10.9%,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高5.8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36.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个百分点。
(二)企业更加注重创新。随着结构调整、自主创新不断深入推进,企业在技术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创新成果也有所显现。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和购置技术成果费用同比分别增长8.6%和25.6%。新产品产值3994亿元,增长17.2%,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高14.8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为28.5%,比去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
(三)机械电子类产品产量增长较快,部分产品产量占全国比重有所提高。一季度,民用钢质船舶、发动机(内燃机)、交流电动机、集成电路、模具和微型计算机设备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0.6%、16.4%、15.7%、13.7%、9.4%和7.3%,增幅均高于全国相应产品产量平均水平。其中,发动机(内燃机)、民用钢质船舶、交流电动机、微型计算机设备和集成电路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8%、9.6%、21.7%、0.7%和6.0%,占比比去年同期分别提高0.2、2.3、3.6、0.1和0.1个百分点。
四、对工业经济运行趋势的判断
1-3月份,浙江制造业PMI分别为50.5%、49.8%和50.8%,均值为50.4%,高于全国均值0.5个百分点。3月份PMI指数出现反弹,而且回升幅度较上月扩大,表明工业生产形势整体有所恢复,工业经济基本态势转稳。同时,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及景气专项调查也显示企业对经济向好的信心有所提高。38.3%的企业认为下季度本行业总体运行状况会好于一季度,仅6.9%的企业对下季度本行业总体运行状况表示不乐观。
综上所述,全省工业经济虽然还处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期,未来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但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主基调下,各种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陆续推出,工业经济预计企稳向好。
(工业处 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