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浙江经济述评之三
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奋进能远。
一季度浙江经济开局良好,实现“开门红”。这既是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更是催人奋进的新讯号。
纵览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任何一个经济体的转型升级,都是一场充满挑战、风险甚至反复的持久战。
当下,全省各地各部门尤其要清醒地认识到,宏观经济仍然承受着较大下行压力,转型升级正处于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头,要保持经济运行的良好态势,唯有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更加奋发有为,焕发新状态、担当新责任、拿出新办法,才能实现“半年红”、“全年红”,为全国大局作出新贡献。
打赢持久战,要有持久战的精气神;实现新发展,要有新发展的进取心。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率先遭遇转型之痛的浙江经济,绘出了一条克难攻坚的发展曲线,靠的不是别的,就是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浙江干劲。
步入新常态后,经济发展面临更加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背景,稳增长调结构实现平衡的难度进一步增大。此时此刻,我们比以往更加需要那么一股子闯劲、钻劲、拼劲,迎难而上、勇于负责、敢于碰硬。
服务企业要焕发新状态。要看到,当前经济尤其是工业下行压力还较大,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依然比较困难。化解这些困难和压力,需要企业、政府同心协力、共同作为。
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改变工作作风,多问问自己三个“有没有”:该提供的服务有没有到位、该减轻的负担有没有落实、该扶持的政策有没有兑现,换位思考、主动作为。要精准服务、高效服务,对有市场效益的企业、产业,缺什么就补什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寓规范于引导之中、寓获取于给予之中。要衔接落实好国家相关政策,保持政策连续性。以精准高效服务助力企业爬坡过坎、加快发展。
服务百姓要亮出新状态。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民。一季度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民生投入持续增长,社会发展和谐稳定。所有这些都说明,百姓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接下来,还要继续增厚浙江发展的民生底色,全心全意真情服务,切实把教育、医疗、收入等事关最广大百姓福祉的事情搞上去,进一步抓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高考改革和高校建设、医疗“双下沉、两提升”等民生实事。
新常态要有新办法。如果说主动适应新常态是一场大考,那么考验的就是解决问题能力,就是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新办法来自经济规律、来自理念创新、来自群众实践。一季度浙江经济“开门红”,就是全省上下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的结果,就是不断以新思路、新方法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结果。实现“半年红”、“全年红”,关键也在于此。
要深刻认识、坚定不移地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
浙商回归、“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四边三化”、“一打三整治”、创新驱动、市场主体升级、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七大产业培育,这“十招拳法”是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举措,是“八八战略”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生动实践,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体现,完全符合中央精神和浙江实际,已经为浙江经济打出了好局面、新气象。要继续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新政策新举措,不断探索、发展、丰富组合拳的新套路,把握好时机、力度和节奏,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要坚持问题导向、善抓重点。
工业经济减速是当下经济运行的一个突出问题,我们要努力实现工业稳定增长,千方百计把工业投资特别是技改投入、创新投入、品牌投入和营销网络投入抓上去,全力提升工业质量和产业竞争力。要围绕主要矛盾、关键环节克难攻坚,把工业大市大县、大企业、大平台、大项目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要通过政策要素的进一步倾斜为增长比较快的产业“添薪加油”。
要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强化要素保障,创新投融资方式,特别是加大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该上的基础设施要尽快上,认准的事情、早晚要干的事情要抓紧干。
要高度重视、集中精力,切实抓好人才的创新创业,拿出吸引海内外高端人才、青年人才来浙江创新创业的政策举措。要切实抓好特色小镇这一创新创业新载体的规划建设。
要深入推进环境整治,持之以恒抓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一打三整治”,把治水、治气、治土、治城、治乡一抓到底,不获全胜不收兵。
时间的脚步从不停歇,转眼间,春色满园的四月就要过去。翻开日历,让人倍感发展责任之重、发展任务之紧。
这责任既宏大——全力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浙江的具体实践。这责任亦细化——各尽其职、各尽其能,做好手头事、做好身边事。唯有担当,唯有作为,方能扛起责任、不辱使命。
各地各部门要把抓落实作为一项最基本的职能,作为守纪律、讲规矩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以心无旁骛的状态、敢于担当的精神、马上就办的态度、一抓到底的韧劲、以上率下的姿态,主动抓落实、持续抓落实、反复抓落实,切实把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努力完成全年目标。
迎着转型升级的曙光,浙江奋力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