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文化的寻根之旅
【文化视窗】
声情并茂的湘剧《月亮粑粑》演起来,欢快喜庆的常德花鼓敲起来,自由豪迈的摆手舞摆起来,热情洋溢的土家歌儿唱起来……日前,文化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精心打造的“艺海流金——感悟湘风楚韵”活动在张家界圆满结束。这是一场文化的寻根之旅,不仅让港澳文化人士对祖国的传统文化叹为观止,更激发了港澳人士的爱国热情,让他们与祖国心连心。
在七天的文化之旅中,逾百位港澳文化界人士辗转长沙、娄底、常德、湘西、张家界等地,先后参访岳麓书院、湖南省文化馆、长沙简牍博物馆、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曾国藩故里、常德市文化馆、永顺土司城遗址等地。
栩栩如生的皮影戏、沉雄浑厚的伽玛号和大锣声、土家民间艺人口中吐出的翻飞烈焰……每到一处,湖南艺人轮番上演好戏,港澳客人叹为观止。他们在感悟湘风楚韵的同时,更感受到内地与港澳文化的同根同源和血脉交融。
参加“艺海流金”活动感悟“湘风楚韵”,香港嘉宾团顾问、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刘江华说:“不仅加深香港文化界人士对祖国历史文化的了解,更能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平台,不断提升香港与内地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让更多的香港人热爱祖国。”
香港浸会大学副教授葛亮在参观岳麓书院时,充分感受到了“惟楚有才”。他认为:“湖南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名人辈出,在文化寻根过程中能起到示范作用,值得文化工作者关注。”
香港大学音乐学哲学博士王爽,在此行中感悟到湖湘的音乐文化生态的重要性,他希望这类活动能辐射到香港的青年学生,“带他们走出课堂,更多地与内地进行文化交流,从而形成对中国文化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的认识。”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张泽珣对在交流中欣赏到的皮影戏赞不绝口,她说:“中华传统的民间文艺应该出现在港澳校园内。皮影戏作为中华传统艺术,已开始走入内地的大学校园,港澳地区也应借鉴这种做法,让青少年从小就对中华文化有所认知、有所敬畏。”
“传统手工艺是一种活态的文化记忆,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吕品田呼吁社会各界要大力振兴传统手工艺,加强人们对民族文化和国家的认同。
文化部港澳台办副主任李健钢表示,希望港澳与内地嘉宾不忘此次友情之旅、人文之旅,为促进内地与港澳的文化联系和合作贡献一分力量。
文化部副部长丁伟表示,由文化部精心策划的“艺海流金”内地与港澳文化交流活动迄今已举办十一届。近年来,内地与港澳文化交流硕果累累,规模不断扩大、质量逐步提升,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文化交流格局,希望通过“艺海流金”活动的举办,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实现内地与港澳文化的共同繁荣与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