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一切安好——全市干部群众共抗台风“灿鸿”
临安,一切安好
——全市干部群众共抗台风“灿鸿”
【本站7月13日讯】7月12日下午3时,临安市解除防汛应急四级响应。台风对临安市影响基本结束。临安市无一人伤亡,在这场与台风“灿鸿”的抗击中,取得阶段性胜利!
在过去的这个周末里,建筑工地停工加固,江河水库紧急泄洪,地质灾害点紧紧盯住,……交通、水利水电、国土、供电等全市各部门,各项防御工作有序展开,众志成城搏击风浪。有多少人未眠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有多少人在深夜顶着狂风暴雨,奋战在抗击台风的一线……
在临安市的每一个角落,在天目山、在太湖源、在於潜、龙岗、高虹、青山湖,在18个镇街298个村,有人在打着手电巡查山塘,有人在劝解农家乐住客返程,有人送着夜宵、有人递着水……更有许多的市民,在时刻关注台风“灿鸿”走向的同时,心中暗暗祈福:“临安,望一切安好。”
防指稳调前线拼
7月11日,台风“灿鸿”直扑浙江而来,天目山告岭东关、西关等地降雨不止。特别是东关,受“灿鸿”影响,至16时降雨量接近300毫米,这一数字,已是全杭州第一。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市委书记张振丰,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敏急切关注着东关等“重点区”的雨情。
一线传来的消息并不乐观,雨仍在继续。气象部门给出了分析,按当前的雨势发展下去,直至雨停,东关降雨量极有可能突破400毫米,而这一数字已经远超台风前的预估值。再加上山体塌方不时发生,道路受阻现象严重,一旦雨势不停加上道路不通,东关形势将告急。
“6·23洪灾”仍历历在目,“不容有任何人员伤亡!”这是摆在市委市政府面前最急切、最关键、最重要和刻不容缓的事。
杭州防御第9号台风(灿鸿)视频会议后,张振丰立即起身赶赴天目山镇。
“快”的背后是“情”,车子进入天目山麓后,被密密的雨幕包围,一边的东关溪挟着黄泥欲冲向路面,车子一次次被坍塌的泥石、浑浊的水墙阻断。豪雨如注,山洪咆哮,张振丰一次次下车向沿路村民了解情况,向镇村干部询问灾情,直到洪水漫过了路面,堵住了去路。
折回临近的一都村后,张振丰召集临时会议部署,要求该镇严密关注雨情水情,及时转移危险地区的住客、群众,想尽办法打通道路,预防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字字句句,尽显民生情怀。
一线抢险紧锣密鼓,后方调度科学有序。22点,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里,张振丰、王敏密切关注着东关雨势,市气象局专家的分析数据由几十分钟一报缩短到几分钟一报,眼看着东关雨势不减,王敏赶赴天目山东关一线指挥防台救灾工作。
天目山镇政府附近传来消息,位于告岭村宏目山庄附近发生山体坍塌,道路受阻,而这是出入东关唯一要道。道路受阻情况怎样?雨势多大?东关转移工作进展怎样?这些,都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市交通局局长赶赴天目山镇,了解情况后,大家得知仍有通行可能,决定继续“深入”。而此时,外面的雨开始渐渐减弱。这,无疑是个好的信号。
前往东关的路,溪水开始漫过道路,多处山体已经有轻微塌方。车辆小心翼翼,1小时行程后,大家安全抵达东关。
凌晨12点的东关,雨势开始慢慢减弱,人员转移工作都已安全到位。太湖源、於潜、龙岗等地相继报来“平安”,临安市成功从台风“灿鸿”中突围。“无一人伤亡!”,临安,安全了!
以防为救见功力
尽管年年经历台风,但是50年来同期登陆我省最强的台风,让“灿鸿”两个字刺激着每一个人的神经。“灿鸿”来袭,临安市人民全力以赴,严阵以待!
8日,张振丰就抗台工作提出批示,要求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9日,王敏带队奔赴重点防台区域,指导防台防灾工作。
10日,张振丰、王敏分别前往太湖源、天目山等地,就地质灾害点、农家乐、景区人员转移情况进行检查。
10日下午2时,我省召开防台工作视频会议。临安市四套班子领导在市主会场和各镇(街)分会场严阵以待。
11日下午2时,杭州市召开防台工作视频会议。张振丰在向杭州汇报抗台工作时表示,临安一定全力以赴,共抗“灿鸿”。
数次会议,张振丰、王敏等多次强调,要把确保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宁可十防十空,不可失防万一!
“不死人,少伤人”,始终是临安市抗台的首要目标。此次抗击台风,临安市各部门、各镇街齐心协力,转移各类危险区域人员17182人,其中农家乐住客7322人,地质灾害点等灾害易发区5702人,危房转移4158人,转移工作科学、有序,得到了杭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
在天目山、太湖源、於潜、龙岗、高虹、青山湖科技城等地,为了确保人员安全,转移工作变得尤为关键和重要。
在天目山,西游村邹建华当起了苦口婆心的“劝说人”。作为村委主任,邹建华在“安顿”好自己村的住客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往“东关”,协助劝说。作为“物业”管理负责人,邹建华对每一住客的信息都了如指掌,这无疑有利于他的工作的开展。“上门劝说、电话、微信,各种形式多管其下,能确保住客安全,得罪人也无所谓了。”他说,所幸的是,工作开展起来,还算顺利。“赶人”,得到了大部分住客的理解。“有些工作难做的,只能耐心地劝说,无论如何也要把他们‘赶’到安全的地方。”
在太湖源,镇村干部不厌其烦甚至连夜工作,叮咛农家乐住客及时离开景区,并安排大巴进行转移。有的住客走了来,来了又劝。软磨硬泡让住客前往安全的地方,这个“难人”,大家做得心甘情愿。
在青山湖科技城,工地建设者们在“台风天”里有了临时的家:科技城老管委会、兰岭公寓。“我们都是工地上打工的,因为住的地方扛不住台风,所以都转移了。”来自贵州的钱卫国说,管委会工作人员给他们送来水和面包,还有蚊香和手电筒。临时的家,让这些外来打工者们感受到“第二家乡”浓浓的暖意。
10日中午开始,市委市政府应对此次台风,果断作出措施,对进入天目山、太湖源等主要景区主干道上设立7个卡点,劝导旅游大巴返程。这一举措,为临安市转移农家乐住客工作,发挥了作用。
临安市严格执行台汛水位,科学调度各水库预泄预排,为打赢这场“硬仗”做足了准备。此外,为了确保不发生险情,10日下午短短数小时,临安市由镇及村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对大大小小近4000座山塘水库进行了摸底排查,排除隐患。速度之快、效率之高,可谓是绝无仅有。这样的预见力及执行力,是此次抗击台风“灿鸿”的一个缩影。
而这样的执行力只是抗击台风中的一个缩影而已。
基层干部显本色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基层党员干部的身影;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干群同心团结一心的力量。
台风越是张狂,越能考验人心。在台风预警启动前,各级领导干部就已经科学谋划,靠前指挥,放弃双休在岗在位,力争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这是我两天内,第二次转移潘金虎老人。他在转移安置后由于一些原因又回到了危房。”太湖源镇社会事务办主任帅向业得知潘金虎老人又回到危房后,放心不下,又和村干部一起,做起了老人的劝说工作。“要把每一个村民都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帅向业这样说。
板桥镇桃源村党总支书记徐明良对村民做起了“思想工作”。“台风来了,老旧危房首当其冲,要把里面的人员及时转移出来,。”徐明良与驻村干部和其它村干部一起,到危旧房里,对住户们做着一遍又一遍的思想工作,直到他们愿意离开,转移到安全场所。
天目山镇驻村干部俞银华从9日开始,一直到昨天,一直驻守在工作岗位上。“看着溪水不断高涨,心里就着急得不行。”俞银华告诉记者,天目山告岭等地在“海葵”台风中,吃尽了苦头。“一有台风,我们心里就开始不安,确保村民及村里农家乐住客安全,成了我们手头的大事。”俞银华说,劝解、转移、观测水情、雨情成了他这几天必不可少的事。有时候,游客不理解,挨骂是常有的事。但是,这点委屈,在紧急时刻,就像他说的那样:算不了什么。“该难为人还是得难为人,该‘赶’还是得赶,只要大家都安全了,我心里就踏实了。”从10日下午3时左右到第二天凌晨3时左右,短短十二小时,俞银华和镇村干部一起转移游客和住客200多人。
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全市上下成千上万奋战在抗台一线的基层党员干部,为我们带来了笔下写不完的感人故事,他们也成为“尚德、厚生”的新时期临安精神的生动写照。眼下,虽然“灿鸿”远去,但防台风、抗洪灾、护民生的一曲战歌仍回荡在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