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残疾人摄影家的“楚门的世界”
中新网杭州11月27日电题:一位残疾人摄影家的“楚门的世界”
作者 应欣睿
浙江图书馆的陈列室里,一幅幅蓝色系的印于宣纸上的摄影作品陈列在展示墙上,在这些仿佛蓝色水彩、又似中国油墨的特色照片中,呈现着江南的拱桥与流水、飞檐的屋顶与龙头,也看得到平地而起的大厦和先进的科技,它们都在“讲述”同一个地方——浙江台州楚门镇。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楚门的变化翻天覆地。曾经那个‘楚树丛生’的千年古镇,现在正昂首沐浴在‘无边楚树春晖里’。”57岁的浙江残疾人摄影家叶云飞,在他这场个人摄影展——《今日楚门》的导语词中写道。
位于浙江东海之滨的楚门镇是叶云飞的故乡,面积约35.43平方千米,人口近12万人,曾入选浙江省“十大经典江南小镇”。
楚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因为从小在海边长大,对叶云飞来说,大海便是他的故乡。“我要把大海画下来。”才五六岁时,喜欢画画的他拿着画笔,眨着眼睛,告诉父亲自己的梦想。父亲摸着他的头说,好好画,以后把家乡的大海画给更多人看。
14岁那年,因在海边被自制鱼雷炸掉了左手,叶云飞的绘画梦想一度中断。后在父亲的鼓励下,他开始用一只手来追求自己的“艺术梦”,而家乡楚门仍是他画中记录的主角。
1984年,叶云飞凭借自己的实力考上中国美院。当时,他放弃县医疗器材厂的岗位,这是份被别人视为铁饭碗的工作。学画时,别人画1张,他画10张。因为长期坐着练习画画,他的裤子臀部总会磨出洞来。“我要通过自己的画笔,让更多人知道家乡的美”。
毕业后,叶云飞回家乡创业,其间,其有时间依然会用画笔作画。而他对家乡热爱的表达方式,后来因一台相机有了新的改变。
20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叶云飞买了一台相机。当看着家乡的美景定格在一幅幅相片上时,叶云飞有了将家乡变化通过照片记录下来的想法。连续三年,只要不出差,他早上四五时就起床去拍照,晚上才回家。
叶云飞喜欢对比的表达方式。在其《今日楚门》展的照片中,昔日楚门街头上唯一的三层老式洋楼,比对着当地南门湖畔耸立的摩天大楼,小镇的北门古宅比对着如今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洋房,站在农房前的老妪比对着在商业街区来来往往的时髦人群……
“我热爱我的故乡,也许是这一份热爱才激发了我对于楚门不懈的观察和艺术创造。而楚门的巨变是70年来浙江乃至中国发展的缩影。”叶云飞说。
为更好的记录这种变迁,他还将英国古典摄影工艺“蓝晒法”与中国传统造纸术相结合,把照片印在了宣纸上,让摄影作品在蓝白韵致中透露江南独有的乡土气息。而他的摄影展,也是全国首例用古典蓝晒工艺举办的摄影展。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已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台州市残疾人摄影家协会主席的叶云飞,还收了几位“徒弟”。“未来我希望将摄影技术传给更多人,帮助和培训更多人,尤其是残障人士,帮助他们更好的感受变化的家乡与美好的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