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拾荒老人”感动一座城
1月4日晚至今,“【鲁班征集令】情动杭城”的一条微信,几乎刷爆了整个微信朋友圈。
人们不约而同转发和附议的,是微信公众号“浙大微鲁班”的一项倡议:“今日的我们,愿在他的感化下,一扫精神上的荒芜,聚集我们微笑的力量,温暖这个世界”、“我们想为他塑一座雕像,就在浙大图书馆门口。”
感化,是何其有分量的一个词语;立雕像,又是何其重要的一个决定。是谁,能受此待遇?我们不禁想要追问。
1月5日,记者追随他的足迹,来到杭州图书馆,去他生前住过的小区,寻访他的家人和邻居,与征集令发起者对话,一点点、一步步,抽丝剥茧般还原他平凡而有意义的一生。昨日,一条“为普通校友塑雕像”的微信刷爆朋友圈—— 一位“拾荒老人”感动一座城
他的名字,叫韦思浩,杭州的一名退休教师;他的名字,叫“拾荒老人”,每月拿着5000多元退休工资,却一直拖着麻袋在杭城拾荒;他的名字,也叫爱看书的“流浪汉”,是杭州图书馆的“常客”;他的名字,还叫“魏丁兆”,曾以此名捐资助学,连女儿都不知晓,直至身后遗物被翻整出来……2015年11月18日,韦思浩在过马路时,被一辆出租车撞倒,12月13日,抢救无效离世。
然而,就在老人离世后的20多天后,因为钱江晚报、杭州市品牌促进委员会、“浙大微鲁班”等社会机构为他立雕像的倡议,老人的故事,被再次传播开来。在网络信息的汪洋大海里,行色匆匆的人们,仿佛淘到了金子一般的激动与喜悦,纷纷加入附议行列。杭城的网络空间,也因这个共同的心愿,瞬间变得温情脉脉。
这是一种精神的满足感。当韦思浩老人带着拾荒麻袋、静坐在图书馆看书的画面,烙刻在我们的脑海里时,很多人荒芜的精神世界,也仿佛被拾掇起来,变得五彩斑斓。
“有些人死了,却还活着。”“【鲁班征集令】情动杭城”原创者之一、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大一学生孟禾说,我们希望通过立雕像的倡议,把老人的善意与社会责任感,传递给我们自己,也传递给更多的人。
立雕像倡议者:
“精神世界不可荒芜,
我们要共同守护”
“十二月,杭州很冷,冷到令人痛心疾首,但是有这么一位老人,带给我们全社会温暖。他没有深厚的家世背景,没有富可敌国的资产,只是一位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老人,却是一位无比伟大的老人……”
从1月4日晚至今,你的朋友圈是否被这样一条名为“【鲁班征集令】情动杭城”的文章所刷屏?据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大一学生孟禾介绍,这条消息自1月3日晚间在其微信公众号“浙大微鲁班”发布开始,至5日下午5时止,已获得410万以上的阅读量以及13万多人次的点赞量,同时也引发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与争议。
“浙大微鲁班”从何而来?学生们又为何发布这条消息?1月5日,记者对相关当事人进行了采访。据了解,“浙大微鲁班”是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鲁柏祥老师所带学生群体的一种昵称。大约3年前,鲁老师的一位学生为了方便同学们之间进行交流,创办了“浙大微鲁班”微信公众号,固定于每周日晚上发布微信文章,用以交流学习心得和生活感悟等各类信息。
孟禾说,他们对于韦思浩老人的关注,始于老人去世以后杭州一些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在这些报道中,他们了解到,老人毕业于曾经的杭州大学,由于杭州大学后来并入了浙江大学,从某种意义上说,老人也是他们的校友,他们希望能运用微信的传播手段,让更多人认识这位师兄。
“我一直认为,学管理,首先就是要学做人。在平时的学习中,鲁老师也是一直教导我们做一个善良、大方、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因此,我们也是本着这个原则,希望能把老人的善意与社会责任感传递给我们自己,也传递给更多的人。”孟禾这样说道。
至于为何要等到老人去世这么多天以后才发布消息,孟禾说,他们本身关注到这条信息就比较晚了,加上期末学习任务较重,所以直到这个周日晚上,也就是3号晚才有精力把这条消息做好并发布出去。不过,一下子受到了这么广泛的关注与热议,也是他们始料未及的。
争议,聚焦在这条微信里,韦思浩老人的部分生平细节。很多信息的提供者,带着不同的目的,去质疑“浙大微鲁班”制作这条微信的初衷,甚至质疑浙大图书馆门口能否立雕像的问题。但面对争议,人们再次显示出强大的判断力:无论如何,这位老人,足以让我们尊重和缅怀;他的精神,也足以让我们传承。
孟禾表示,1月5日晚上或者1月6日,他们会发布一个声明,一方面是为了说明“浙大微鲁班”的来历,另一方面,也要感谢有这么多人关注到这条微信和韦思浩老人的事迹,帮助他们把正能量共同传递出去。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邓国芳 钱祎 许雅文 王庆丽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