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执行新兵的“疯狂”端午节

06.07.2015  13:47
执行的“苦累难乐”都有了这就是法院执行工作的一个缩影   刚刚过去的端午小长假,大多数人或与家人团聚,或外出旅行,总之过得轻松、惬意。不过,还有一部分人是在工作中度过的,陈钧就是其中之一,他的这个端午节是在“疯狂”的工作状态中度过的,并因此先后获得了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辉忠,省高院院长齐奇的点赞。
  陈钧,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执行实施科科长。在端午节执行备勤的48小时里,他接到了10个被执行人的线索,连续出警6次,足迹遍布宁波市内的东南西北,最远还赶赴绍兴。48小时里,他从一个现场奔向另一个现场,迅速处置执行案件,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
  如此这般“疯狂”的执行备勤,其实是全省基层法院执行干警工作现状的一个缩影。

  首次备勤破纪录

  人到中年的陈钧5月初刚从审判岗位调到执行岗位,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执行新兵。用他的话说,以前的自己是坐在审判席上敲惯了法槌的。此前,陈钧是鄞江法庭副庭长,已经在审判岗位干了20年,这次岗位调整,他被安排到了执行实施科科长的位置。
  陈钧坦言:“作为一名法官,虽然长久没有在执行岗位上工作,但对执行工作的苦和累早有思想准备,不过这一个多月来,尤其是端午节的备勤,还是让我对执行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受。
  执行备勤是我省法院为破解执行难,抓住执行时机及时快速处置执行线索而设立的一项制度,不论工作日还是节假日,法院执行局均安排执行人员24小时待命,随时应对和处置执行线索。
  在执行局备勤排班计划里,陈钧轮到端午小长假前两天备勤,陪10岁儿子去千岛湖游玩的计划只能改为去东钱湖了。但让陈钧万万没想到的是,最后连东钱湖之行也落空了。
  6月19日晚上,陈钧刚刚躺下,心里正想着备勤电话千万不要响起,可偏偏想什么来什么。备勤电话急促地响了———高桥镇派出所发现了一名被曝光的被执行人。
  “早来早好,处理完,可以好好过节。”陈钧对妻子笑笑,迅速出门。
  这个被执行人刚从外地赶回家过节,突然看到法院的执行人员出现,又惊又怕,立刻筹集了45000元,表示愿意履行付款义务。
  首战告捷。陈钧和同事高兴地返程,正想叫同事一起吃个夜宵时,电话铃又响了。城东又发现了一名被执行人的行踪。此时已是午夜,天空正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警车挡风玻璃上噼啪作响。当陈钧和同事见到被执行人时,对方不仅死活不愿意履行付款义务,还破口大骂,教育和劝说都无济于事,陈均最后只能对他采取了司法拘留措施。
  “做完笔录离开看守所已是半夜。妻子的电话打过来询问我工作进展情况,原来她也一夜无眠啊!”陈钧说,接完了妻子的电话后,自己只能悄悄叹口气。
  不过这仅仅是个开始。接下来,备勤电话不断响起,第一波、第二波、第三波……直到6月22日凌晨3点,陈钧处理完第6起出警,期间分身乏术的他不得不让其他同事帮忙处理了另外4起。这时,已经破了该院执行备勤出警次数纪录的他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微信:“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在电脑上填完最后一波出勤结果,结束了为期一周的第一次备勤……从周五晚上9点到现在,高强度的出勤,既苦又乐,但成效明显。窗外繁星点点,端午节已过,夏至悄然来到。早安,曙光就在前方。
  这确实是“既苦又乐”的48小时备勤:一个标的为300万元的案子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被执行人承诺近期给付首付款100万元;另一个案件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并部分履行;还有一个案件的被执行人家属表示上班后到法院全额履行债务。
  而执行成绩的背后是陈钧对家人的愧疚:从千岛湖计划到东钱湖计划,最终连东钱湖也没有去成。当陈钧心怀愧疚地问儿子“如果满分是10分,你给爸爸打几分”时,儿子的回答让他的眼眶顿时湿润,“如果满分是10分,我给你打100分。因为你是个真正的男人!
  就在记者采访陈钧的2个小时里,他办公室的电话不断响起,大多是申请执行人询问案件执行情况。

  “我们一直在努力

  “陈钧在这个端午节备勤的工作状态,其实是我们执行工作的常态,其他法院也有这样的情况。”鄞州法院院长王松来平静的语气里有些许无奈。他说:“现在执行工作压力太大。执行难、难执行,执行成了法院提升司法公信力的一个瓶颈。
  近年来,鄞州法院每年的执行案件在5000件以上,今年1至5月已受理民事执行案件2809件,同比增长12.32%,执行收案总数连续3年猛增。其中新收金融债权案件共214件,执行标的额达9.31亿元,同比增长18.89%及31.88%。
  尽管执行案件数量猛增,法院的执行力量却没有相应增强,事实上,近年来全省法院普遍都处于“案多人少”的困境之中。为了应对海量案件和社会各界对执行工作的新要求,法院不断推出新举措,既在内部进行执行模式改革,也对外寻求建立协助机制。
  去年省高院与省公安厅联合启动的“点对点”协助查控系统,便是其中一项执行利器,与此相衔接,全省法院都开始实行执行备勤制度,即“执行110”。如鄞州法院形成了一名执行员配一名法警、一名驾驶员、一辆车的执行备勤小组,只要接到执行线索,轮值的执行员就要立刻出勤。
  为了使执行备勤这一举措起到良好的效果,轮值的执行员往往得像陈钧那样,不仅牺牲休息时间,还得牺牲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希望社会各界对我们法院的执行工作有更多了解,减少误解和负面评价。我们很想让大家知道,我们一直在努力,努力做得更好。”分管执行工作的鄞州法院副院长金首对法院执行人员的辛苦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端午节,她虽不在执行一线,但无时不刻不在关注执行备勤,得知陈钧马不停蹄的48小时备勤工作后,她把陈钧的执行手记电邮给了省高院院长齐奇,以此来鼓励执行人员。
  “齐院长一直都很关心基层干警。”金首说,“他果然很快就给予了关注,我们无比惊喜!”就在金首电子邮件发出的当天,齐奇批示“为基层一线的执行干警点赞”。
  让金首更加惊喜的是,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辉忠也关注到了此事,同样给予了点赞。

  得力的协助成效明显

  “累并快乐着。”陈钧说,当自己完成了满满的备勤任务,尽管身体疲惫,但心里分明是乐滋滋的。
  他说,这一切,还得感谢公安机关的得力协助,正是他们掌握了有关被执行人下落的线索,并源源不断地提供过来,他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下一步工作。
  截至今年5月,鄞州法院累计对871名决定采取司法拘留措施但下落不明的被执行人实施查控,在公安机关的协助下,共抓捕被执行人187名,其中异地抓捕21人,对其中的62名被执行人予以司法拘留,实际执结案件50件,执结金额达768.59万余元;对17名被执行人名下的车辆进行网上控车,成功扣押其中的2辆车辆,实际执结案件7件,执结金额180万余元。
  “随着省高院和省公安厅协助执行机制的建立,抓‘老赖’的力度越来越大,震慑力提高了,执行效果也更好了。”王松来说,靠法院单打独斗的执行局面正在慢慢改变。
  不仅仅是鄞州法院,我省其他法院也收获了大量协助执行的成果:被执行人在机场被抓、在乘坐高铁时被抓、在入住高档酒店时被抓……
  “我们希望社会各界能给予执行工作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但最主要的还是我们自己要做得更好,执行更规范,制裁更有力。”金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