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一个大三学生和他的“创业服务区”
本报记者 蒋亦丰 通讯员 徐玉成
都说创业要“白天做老板,晚上睡地板”,20岁刚出头的义乌工商学院大三学生杨涛却有一个简单的愿望:给忙碌着的创客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居家环境,“就像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
不读本科读高职,摆地摊中找商机
杨涛出生在江西赣州一个普通家庭,2013年高考他成绩达到本科分数线。但是,为了创业,他选择来义乌工商学院求学,大一期间就摆过3个多月地摊。
一次,杨涛在夜市卖棉拖鞋,收摊已是凌晨1点。他又冷又饿又渴,就在附近找了家“30元一晚”的青年公寓。公寓条件很一般,但杨涛心满意足。“义乌这么大,外地人很多,青年公寓很有市场。”杨涛说,当他提出这个点子时,老师和同学都觉得他异想天开。大家说开公寓要很多钱,青年公寓治安很难管理,但杨涛没打退堂鼓。
开公寓不仅要很多资金,还要办很多手续。幸运的是,杨涛遇到了天使投资人。在投资人帮助下,他们先后在义乌开了两家青年公寓,运营情况都还不错。
符合条件“免门票”,创业公寓不赚钱
去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中关村创业大街考察时,到3W咖啡屋与创客交流。杨涛随即对这家咖啡屋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在网上查资料,得知3W咖啡屋实则是一种新型的众创空间:咖啡屋可让创客谈项目找投资,还可帮创业团队解决众筹平台、硬件制造、资金对接等难题。“既然有创业咖啡屋,为什么就不能有青年创业公寓呢?”杨涛随即有了一个创业理念。
在杨涛的“死缠烂打”下,投资人黄先生决定尝试创业主题公寓。为给创客打造舒适的住宿环境,杨涛与投资人投入20多万元,给公寓配备了宽带、电视机、空调等设施,几乎达到快捷酒店的标准。
公寓设置了3种免费接待外来旅客的途径。第一,车票换宿:旅客可以凭借近期来义乌的火车票、汽车票、飞机票换宿3日,这方便了许多来义乌游玩、寻找创业机会的旅客;第二,以书换宿:所换书籍要求是旅游、创业、励志等一些正能量的书籍,一本可以换住一日,这些书籍也是提供给住客翻阅的;第三,劳动换宿:住客在这里也可通过双手劳动换取住宿,主要是一些简单的打扫卫生、更换床单等日常的工作。“月租房一个月只需400元,设施应有尽有,水电费、房租等都包含在内。”据杨涛介绍,公寓收取房租只为维持公寓日常的水电、房租等运营成本,公寓更大的意义在于打造创业资源整合平台。
虽然不赚钱,青年创业公寓却干净整洁,纤尘不染,热闹又不显得杂乱。楼道上张贴的“天道酬勤”四个字随处可见,这些标语激励着公寓里每个人,大家打照面时互相问好。“好好努力,创业向上”的氛围让这里的每个角落都充满阳光。
自2015年6月开业至今,已有205位旅客陆续光顾义乌创业青年公寓,其中133名想尝试创业或正在创业。“这里蛮好的,价格实惠,设施很齐全。白天我们在外打拼,晚上大家一起谈创业,感觉真好。”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小李说。小李目前在义乌一家外贸公司上班,他准备先在公司干上半年,等有一定积蓄、时机成熟,自己组建团队做跨境电商。
“入住青年创业公寓以创业者、刚大学毕业的上班族为主,大家聚在一起,互相交流,可得到一些专业帮助。”杨涛现在还与人才网合作为创业青年提供各种服务,同时与义乌厂家合作,在地下室设置物品展厅,为一些大学生创业免费铺货。他希望能凭借这个平台,促进不同资源的整合,将其打造为“创业加油站”。“互联网时代,创业就是要资源共享,我们创业公寓要搭建一个高效的交流平台。”杨涛说。
为加强交流,杨涛每周五晚上还邀请义乌工商学院创业师生、创业投资人来创业公寓进行交流。“大家都很支持创业公寓,纷纷献计献策。开业4个月,已有4个创客在创业公寓中找到了投资人,还有几位创客的创业项目在洽谈中。”杨涛自信地表示,等这个项目运营成熟后,他们将会在其他地方启动创业公寓项目,争取把创业公寓打造成一个连锁品牌。
《中国教育报》2016年1月1日第1版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6-01/02/content_447626.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