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不忘初心,寻访水利遗迹
龙泉:不忘初心,寻访水利遗迹
【本站3月30日讯】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年以来是兴国安邦的大事。在漫长的历程中,勤劳智慧的龙泉人民与旱涝灾害进行了英勇卓绝,不屈不饶的斗争,经过不懈的探索实践,逐步掌握了水的特性,兴其利而避其害,谱写了绚烂的诗篇。水利工作在经济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调查水利文化遗产,传承水利文化精髓是当前迫切且必要的工作。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意见》、水利部《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文件精神和市政府办《关于成立龙泉水利文化遗产普通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龙泉市水利局成立了以局长曾春一为组长,局领导班组成员为副组长的水文化普查工作小组,对该市19个街道、乡镇113个行政村进行了走访工作。总共统计遗产134余项,其中堰渠6处、桥梁69座、庙宇29座、古井5口、水碓5座、水利景观7处、埠头4处、渡口3处、李山头村梯田1处、石刻2处,结合当地人口述及文史资料收集传说部分有3个、民俗1个。收集龙泉县八百年来水旱灾害年表1份,龙泉气象谚语摘录1份。
在走访过程中,比较突出且具有代表性的堰坝有西街街道蒋溪堰云水渠、龙泉渠电力厂、屏南镇红旗渠、小梅镇黄南村万寿奥堰、安仁镇支奥堰电力厂。蒋溪堰云水渠和万寿奥堰时代最为久远,建于宋朝时期。安仁镇支奥堰电力厂是龙泉最早(民国时期)以水为动力而兴起的发电厂。桥梁部分有安仁永和桥、小梅古溪桥等,多数桥梁建于清朝时期。庙宇部分有龙渊街道徐山后村平水王庙、塔石街道李山头村禹王庙、屏南镇坛埔村龙王宫、安仁镇大舍村禹王庙等,其中坛铺村龙王宫(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和大舍村禹王庙(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保存最为完整,几乎与前朝无异,内设戏台、楼阁、梁架、马腿几乎没怎么变动。调查组成员经过讨论,建议将坛铺村龙王宫提升为省级文保单位,大舍村禹王庙提升为市县级文保单位。景观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有剑池街道剑池湖遗址(始建于战国时代)、西街街道榴槎阁景观(初建于宋朝)、安仁镇胜游村仙人池、天平山水库、菖蒲塘等。渡口部分小梅镇金村码头最具有代表性,号称“瓯江第一码头”,是龙泉青瓷产品外运渠道的重要一环,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在中国内陆的重要节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塔石街道李山头村梯田四季分明,景色如画,每个季节有每个季节的美景,是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一个地方的文明史,很大程度上是一部水患治理史;一个地方的发展史,很大程度上是一部水利建设史;一个地方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水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深入挖掘传统水文化遗产,摸清传统水文化遗产情况,认真梳理传统文化遗产的科学内涵,是致力于打造特色鲜明的水利文化、弘扬传统治水精神、筑牢提升水利发展境界的文化根基,对促进该市水利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建立“文化治水、科学治水”长效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龙泉市水文化普查小组将深入贯彻上级部门的指示精神,深入挖掘传统水文化遗产,摸清传统水文化遗产的内容、种类和分布等情况,认真梳理传统水文化遗产的科学内涵,努力且切实保护好各种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水文化遗产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