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艺术院校智库建设任重道远

01.02.2016  09:37

  智库,是助推国家与民族发展的“智囊团”。长期以来,高等艺术院校的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围绕党和国家建设大局,在文化战略、政策制度、人才培养、对外交流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为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做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性。这不仅赋予高等艺术院校新的使命,也给高等艺术院校的智库建设及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当前,一些艺术院校由于问题意识不强、机制不健全等原因,使学校智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与利用。如在科研平台建设上,许多艺术院校已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研究院所、专业教研室、实验室等科研平台,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发挥智库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在设置和认定这些机构时,没有赋予其智库职能,也无政策咨询服务方面的评估导向,导致智库型研究工作缺乏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持和成果认可,影响了教师投身智库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人才引进和评价体系方面,多以学术论文、获奖、专利等作为基本依据,对政策贡献和成果转化的社会效益考虑较少,导致高端智库人才难以引进,也难以生存成长;在统筹研究方面,高校智库的研究课题多是“命题作文”,即政府遇到问题,高校对其研究探讨,这样形成的成果虽有一定针对性,但多是修补式、解释式的,且多以个体或少数人完成,缺乏政府与院校、院校各专业学科之间的统筹协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为智库持续、健康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需要文化部门和艺术院校给予足够的重视。

  我国高校的四大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从高校的四大职能出发,可以理清高校智库建设的功能定位和目标定位应体现在出思想、出人才、出作品上。艺术院校各类艺术人才的头脑中潜藏着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思想火花。笔者认为,关于思想,艺术院校智库建设应围绕文化战略、人才培养、作品创演、队伍建设和文艺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重大现实问题,广泛征求专家和艺术工作者的意见,组织专家做社会调查研究,提出解决症结的对策,使潜藏的思想火花成燎原之势,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文艺思想宝库;关于人才,要建立优胜劣汰的用人制度,适当吸纳大学生参加学校智库建设,使他们在参与重要问题的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中培养治学品格,习得治学方法,养成严谨作风,并及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使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让教学更加接近学科发展的前沿和社会实际;此外,艺术作品具有触动人灵魂、打动人内心、牵动人情思的功效,创作艺术精品也是艺术院校智库建设的一个重要职能和目标追求。

  艺术院校智库建设还应该学习、借鉴国内外高校智库建设的成功经验,在突出自身特色、强化学科优势、坚持问题导向、完善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

  第一,实现高校职能与智库职能的有机对接。艺术院校的智库建设与高校固有职能并不冲突,高校为智库建设提供强大的学科依托,智库功能又可以助推高校学科交叉融合,激发人才创新潜能,应在实际工作中统筹兼顾,使二者共同发挥作用。艺术院校之间、艺术院校与其他院校之间也要形成智库联盟,加强互动、合作和交流。

  第二,充分发挥艺术院校自身的特色和学科优势。集中最强的科研力量强化自身特色,建立文化决策数据库,瞄准文化建设方面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及相关公共政策、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文艺人才培养、对外交流等课题,有意识地打造艺术院校特色的智库品牌。

  第三,构建灵活高效的智库运行模式。建立以政府、企业、社会等用户为主的评价机制,把“智库是否提供了科学有效、可行的政策依据和政策方案,是否能解决国家和社会重大现实问题”作为评价的核心标准,进行绩效评估。

  总之,高校智库已成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一大主力军。艺术院校的智库建设任重而道远。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艺术院校还要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吸引和鼓励艺术名师、名家积极投入艺术智库建设,开启思想宝库,培养艺术精英人才,打造艺术精品佳作,真正发挥“资政启民”的作用,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