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四大工程串起最西“一纵”预计10日开通
杭城四大工程串起最西“一纵”预计10日开通
随着之浦路提升改造一期、紫之隧道、紫金港路改造提升和紫金港立交南北向主线高架的相继建成,杭州最西“一纵”19.8公里快速路预计8月10日开通(具体开通时间以交警部门正式通告为准)。这样,加上去年底已建成开通的6.5公里吉鸿路(紫金港北路)和紫金港路隧道,杭城最西“一纵”整条快速路全面建成通车,这标志着主城区“四纵五横”快速路网基本形成。
看点一:杭州建成首个以城市隧道为主的“一纵”快速路
从紫金港立交,由北向南,经紫金港路改造提升、紫之隧道、到之浦路,这“一纵”与杭州其他“三纵五横”快速路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他快速路都是以高架桥形式为主,这“一纵”以地下为主,隧道有18.17公里之长,占整个“一纵”69%,用“上天入地”串起这“一纵”再贴切不过了。
让我们先看看 “ 上天 ” 的两个立交:紫金港立交、之浦路的麦岭沙立交。
位于文一路地下通道工程终点的 紫金港立交 ,堪称华东地区首个半地下全互动立交,即“高架+隧道”形式的立交,北端互通紫金港隧道与杭长高速公路连通留祥快速路,南端接紫金港路南隧道、紫之隧道与之江路、之浦路沟通,东西向与文一路地下通道相连,是城市骨干路网系统中的交通转换节点,将极大提升市区内市民出行的交通功能。为确保峰会前最西“一纵”通车的目标,建设方市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中心(简称市城基中心)打破常规,采用“先建桥梁,后建隧道”倒过来做的办法,目前已建成了具备通车条件的南北向主线双向4车道高架。
以“跨线桥+下穿隧道”形式提升改造的之浦路,建设方之江管委会称,在云河路交叉口上方有一座 麦岭沙立交 ,原来只开通了一半,即来往之江大桥和杭新景高速,有一对互通匝道;之江大桥来往320国道,也有条主线直通云河路。现在,原先之江大桥上下匝道两侧收费站拆除,在之浦路北向东和东向北方向分别造了一座引桥。从之浦路前往之江大桥,将直接通过这两座引桥,再也不用在云河路口等红绿灯了。在通往之江大桥的立交也新添一对之浦路来往云河路的匝道,方便之浦路直通320国道。在之浦路与枫桦路的交叉口路段,有一个长338米,双向6车道的跨线高架桥,车子行驶到这里,可以直接上桥跨过路口避开红绿灯。
我们再来看看 “ 入地 ” 的两个隧道:紫金港路南隧道、紫之隧道。
这次紫金港路改造提升工程跟以往道路改造提升不一样,它在南起紫之隧道入口,北至紫金港路立交的原紫金港路下面进行大开挖,先新建了一条1120米长双向4车道的 紫金港路南隧道 ,再在地面复建一条1386.8米长的双向6车道主干道,原来一条紫金港路,只用了8个多月,变成了现在两条紫金港路。像这样的工程,一般工期需要2年,现在如此快,创造了“杭州速度”新记录。
紫之隧道 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城市隧道群,南接之浦路,沿着西湖风景区一路穿越大清谷、龙坞等山脉,经西溪路、天目山路北接紫金港路,全长14.4公里,整条隧道分为“两桥三隧”,隧道长13.9公里,双向6车道,4个出入口,即主线南北两头的之浦路、紫金港路,和以匝道形式连通的西溪路、之江路。
市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原先,杭州主城区快速路网规划“三纵五横”里没有这“一纵”。由于受西湖景区的影响,“三纵五横”快速路网对城西地区支持薄弱,造成中心区(含景区)交通过分集中。主城区由西向东的道路连接南北向道路,呈现明显的倒“L”型特点。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城区功能的集聚化,城西、城北地区居住密集,区域通行压力越来越大;同时,景区交通与城市过境交通相互干扰严重,交通拥堵成了常态。因此,在充分调研分析、专家论证、征求市民意见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及时作出了建设紫之隧道,增补最西这“一纵”快速路的科学决策,将主城区快速路网从“三纵五横”变为“四纵五横”,快速路网规划总长由此增加到约270公里。
如今这“一纵”贯穿整个城西南北,与之江地区连通,并与石祥路、文一路、彩虹大道等横向快速路互通,为城西城北居民出行提供了便捷通道。而随着最西这“一纵”快速路建成开通,目前杭州快速路网已累计建成约182公里,占规划总长的68%,尤其是比去年底增长了21个百分点。
看点二:多功能高颜值的四大工程组成“一纵”独领风骚
据四大工程项目负责人介绍,这“一纵”绝对没有想象的四个工程连接一条快速路实现直通那么简单。
比如,紫金港立交工程,它就颠覆了人们对以往一般立交的看法。这个号称为华东首创的全方位互通立交,既能上天又能入地。这次开通的是“上天”——南北向11米高的高架桥主线双向4车道;在立交桥地下的东西向,还在建设与文一路地下通道(隧道)相匹配的隧道工程。明年立交和地下通道建成后,车子就可以出了隧道能上高架,下了高架直接进隧道,全面实现八个方向的全互通。
而改造提升后的紫金港路彰显了两大独特功能,一条地下快速路隧道避开了文二西路、文三西路口红绿灯,在最西“一纵”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一条地上改建后更加宽敞靓丽的紫金港路,不仅与西溪湿地景区环境相协调,更让游人通行便捷而舒心。
这几天,紫之隧道市民关注度在升温,建成开通车子快速通过就不用说。为了司机,建设方别出心裁,有两侧墙壁好看的绿带,可以给人减少视觉疲劳;有快到匝道出口时,在紫金港路方向和西溪路方向岔路口隧道墙体上出现几排橙色拱门灯带,提醒司机开车显得与景区相媲美的感觉;还因这么长的隧道,在隧道内布置了随处可见“X号人行横通道”标志的逃生通道,可谓杭州众多隧道中独领风骚。
之浦路是杭州南大门的门户,提升改造前路面坑洼不少,枫桦路、云河路之间红绿灯很多。这次提升改造,为使紫之隧道出入口交通合流,在之浦路枫桦路口建了一座跨线桥,这样让之浦路真正快了起来。同时,在主线直通云河路交叉口上方的麦岭沙立交,新建北向东、东向北两条匝道,北向西、西向北两条匝道将在二期工程完成,从而实现之浦路主线与彩虹快速路互通。
看点三:车子从麦岭沙立交开到紫金港立交,最快18分钟
城西这“一纵”快速路到底有多快?
按时速60公里的速度,从之浦路的麦岭沙立交,经紫之隧道,再走紫金港路地下隧道,跨过紫金港立交,一路过来没有红绿灯,只有隧道两侧墙体靓丽的灯带,18分钟就跑完全程了。这么快的速度不仅仅表现在由南至北这“一纵”快速路上,还体现在四大工程的本身。
如之浦路提升改造工程,是之江地区对外交通联系的重要通道。工程建成后,之浦路南起紫之隧道、北至杭千高速、东接彩虹快速路、西至320国道,主线全程无红绿灯,正常通过只需3分钟,对改善杭州市区南部的交通条件,构筑杭州都市经济圈,打造“高速公路经济”,推动五县市从郊县向郊区的转变,具有深远的意义。
紫之隧道建成通车,既打通了城市南北的交通动脉,城西来往滨江、之江、转塘等地,可以有效避开市中心堵点,15分钟城西就能直达之江,大大缓解主城区与西湖和西溪湿地风景区的地面交通压力;又串起了沿线紫金港板块、西溪板块和之江板块经济发展。
同样,紫金港路改造提升和紫金港立交两个工程,从文一路和余杭塘路过来想去转塘之江地区,走隧道就可以避开文二路、文三路地面道路这几个繁忙路口的红绿灯等候时间,特别是对周边老百姓的出行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