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青海省有色地勘局局长杨站君
刚刚过去的2015年,对青海省有色地勘局来说是一个丰收年:地勘主业持续提高,地质找矿成果显著,全年提交新发现普查基地3处、矿产地3处,提交资源量:铜铅锌50万吨、金7吨、钼5万吨。尤其是三江成矿带北段多彩整装勘查区寻找富铜、铅锌等多金属矿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发现新矿种、新类型,拓宽了本区找矿方向和空间,成为三江成矿带北段寻找富铜矿的重要区段,被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列为2015年全省成果第一号项目。
而最令该局引以为荣的,还是他们在多彩地区的“绿色和谐勘查”先进经验,得到了国土资源部和青海省国土资源厅的高度肯定,在全国进行推广。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处在地勘改革发展关键期的青海省有色地勘局该如何谋篇布局,在经济新常态下再次创出超常规的发展速度?中国矿业报记者近日在青海省有色地勘局2015年地矿成果暨“358”地勘成果汇报会上,专访了该局局长杨站君。
术业有专攻。杨站君是一个善于思考、才思敏捷的专家型领导,从地调院院长到省地勘局副局长,再到现在的有色地勘局局长,见证了地勘行业多年的风风雨雨,对地勘行业熟谙于心,谈起地勘行业的发展更是纲举目张,既有战略上的宏观思考,又有战术上的巧妙应对。
记者:在当前地勘经济进入新常态下,许多地勘队伍开始向社会地质转移。那么,作为青海省国有地勘队伍主力军,贵局该如何加快发展?
杨站君: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地质找矿为中心的战略,努力实现找矿突破。
2015年,我局积极应对地勘新常态,奋力实现找矿突破,取得了显著成效,提交新发现普查基地3处、矿产地3处,提交新增资源量铜铅锌50万吨、金7吨、钼5万吨,特别是三江成矿带北段多彩整装勘查区寻找富铜、铅锌等多金属矿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发现新矿种、新类型,拓宽了找矿方向和空间,新增铜铅锌金属资源量47.8万吨,成为全省最大的找矿亮点之一。在东昆仑等地区也有较好进展,为我们迎接新挑战、谋求新发展奠定了基础,增强了信心。
展望“十三五”及今后更长一段时期,我局地勘工作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是我国将全面实施扶贫攻坚战,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加大对民族地区、西部地区和对口援青的工作力度。二是青海省委、省政府依然高度重视地勘工作,特别是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省“十三五”规划建议仍然强调要加快勘查步伐,新发现一批重要矿种、矿产地及资源储量,取得资源勘查新突破,建成国家重要资源接续地,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地勘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地勘单位的鞭策和期望。三是省国土资源厅积极为省内地勘单位提供政策倾斜,这为我们做好“十三五”期间地勘工作增强了信心,也更加坚定了我们以地质找矿为中心,奋力实现找矿突破的决心。同时,青海省“十三五”规划建议还强调,要提高矿产资源可供性,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多找矿、找大矿,更要找好矿,进一步强化成果意识,提升地勘工作投入产出比。
地质找矿是地勘队伍的根本任务,无论分类改革如何推进,地勘单位的资源保障属性都不会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增强发展定力,始终坚持以地质找矿为中心,继续抓好地勘主业,加大国家急需矿种的勘查力度,切实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
地勘主业仍然是我局长期的产业,也是青海作为资源大省的地位决定的。全局经济还是以地勘立局为主业,2015年地勘资金1.8亿元以上,其中省基金投入最初为5000多万元,因多彩、鑫拓等矿区成果显著,后续追加费用3500万元以上,增幅可观,以成果追加投入、以项目带动发展的效果非常明显。我相信,只要我们踏踏实实,狠抓质量,加强研究工作,找矿成果还是会不断涌现的。
记者:近几年来,青海省把生态立省作为重大战略,设立了各类自然保护区,致使地勘工作空间严重压缩。贵局如何从夹缝中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杨站君:我们要持续推进地勘布局调整,拓展生存发展空间,这是我们求生存、保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调整,必须下定决心长期坚持下去。从目前看,一是我局各单位之间发展极不均衡,矿区之间找矿进展差异很大,加快地勘布局调整、拓展新区、争取主动,是保障队伍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二是“十八大”以来,全省特别是海北祁连地区和青南三江源地区生态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社会资本已禁止进入自然保护区,我省在年度目标考核中大幅增加生态考核指标,使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真正由“软约束”变成“硬杠杠”。随着国家在青海三江源地区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三江源生态保护已经上升为国家意志,生态环境保护对地勘单位的要求必然越来越高,我们的找矿空间也会进一步压缩,这是我们加快地勘布局调整的客观要求。如果继续固守现状,抱有幻想,地勘工作就没有未来。我们必须要完成一次战略性转移,这也是地勘工作历程中的一次新长征,尽管难度很大,也很痛苦,但只有从这些生态环境脆弱区逐步转移出来,才能有新空间、新希望。地勘局要加大投入力度,广泛收集资料,加强综合研究,做好异常查证和立项论证,在东昆仑、柴北缘、阿尔金等地区加快培育新的后备勘查基地,重新建立区域勘查优势,筑牢生存发展的基础。
记者:目前地质找矿已经进入攻坚期,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来谋求新的突破。贵局在科技找矿和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举措?
杨站君:总结分析近两年来的地勘成果,我们深刻地体会到,重视综合研究和科技理论指导,在推进找矿突破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而且这种作用会越来越明显。科研工作是我们的短板。一年来,我局与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搭建了产学研用创新平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魏俊浩教授科研团队全程跟踪指导地质找矿,使我们的找矿认识不断深化,找矿效果显著提升,切实尝到了理论指导找矿的甜头。今天,我们看到撒纳龙洼、多日茸等项目成果显著,实际上找矿过程是很艰难的,都是各位专家历经一两个月调研部署,一个钻孔一个钻孔安排下去的,能打开局面非常不容易。2014年12月份,我局成功举办“鄂拉山口地区多金属矿勘查研讨会”,通过研讨理清思路,提升认识,指导勘查工作,也为立项夯实了基础,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当前,我局正处于新一轮找矿周期的起步阶段,成果积累少,基础性项目多,工作程度低,更需要发挥好科技创新驱动的作用,发挥专业团队、产学研用平台的指导作用,认真解决好制约找矿的疑难问题,以较少的投入产生较大成果,进一步提高找矿效率和投入产出比,提升资源保障能力,为全省地质找矿多出亮点,多做贡献。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我们实现找矿突破、推动事业发展的根本。近年来,一大批地勘专业人才充实到找矿一线,有一些快速成长,已经成为地勘工作中的骨干力量,在一些重要矿区、重要岗位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工作经验不足、执行规范和标准不到位等问题,业务能力还需要提升。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青年技术人才的教育、培养和使用,在全局形成重视人才、爱护人才、关心人才的氛围。一是把强化教育培训作为今冬明春的重要工作来抓,如测试大型设备的使用等等,在提升业务能力和素质上下工夫。要加强野外工作基本技能培训,规范工作方法和程序,统一标准。二是落实野外项目传帮带、师带徒制度,切实发挥技术骨干在野外工作中的指导作用。三是加强队院间、地勘项目间技术人员的学习交流,包括地质资料展评等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四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弘扬地质“三光荣”精神和新青海精神,增强技术人员的事业心、责任心,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地开展工作。
记者:工作质量是找矿成果的前提和保证。贵局在工作质量监管和外部关系协调方面有哪些创新之处?
杨站君:2015年以来,我们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显著的改变:一是严格落实重型工程施工队伍招标制度,引进了资质信誉好、能力水平高、设备先进的一流施工队伍,同时加强了对外聘施工队伍的监管,为高标准高效率完成工程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去年多彩查涌矿区追加工作量,要求我们集全局之计、之力、之智,立军令状完成任务。如果没有这股力量、没有这股干劲、没有这种担当精神,我们的任务是无法完成的。我们的一些局、队院领导和项目(技术)负责人长期坚守在一线,充分体现了找矿精神,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二是努力加强地勘工作质量管理,从抓基础、抓细节做起,样品采集的重量和代表性得到保证,样品加工及测试流程管控得到加强,各环节质量监控更加完善,野外项目优良率大幅提升,全力围绕地质找矿加强测试工作组织管理,领导带头加班加点,打出了漂亮仗,充分发挥了测试的效能和潜力。三是野外检查指导力度空前,局总工亲自部署重要项目工作,队院总工长期在野外蹲点,局层面对全局地勘项目检查指导实现了全覆盖,重点项目达到2次~6次,对找矿成果的显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四是外部关系协调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多彩的撒那龙洼、米扎那能等项目,能够顺利进场开展工作并取得找矿进展,可以说是出乎意料。我们要继续做好项目组织实施和野外检查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质量管理体系,持续做好外部关系协调工作,为顺利开展项目奠定好的基础。五是要进一步完善地勘工作奖惩机制。积极探索在新常态、新形势下完善地勘工作管理体制机制的相关办法,在项目立项、设计、成果、质量、报告等各方面制定激励奖惩办法,将岗位职责与奖惩考核密切挂钩,对项目立项、找矿发现、地勘成果等业绩突出的切实给与奖励,避免发生由于责任心不强造成工作质量低下、工程返工、报告不能按时提交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技术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记者:贵局多彩地区的绿色勘查经验得到了国土资源部和青海省国土资源厅的高度肯定,下一步你们将在这方面如何推进?
杨站君: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绿色和谐勘查”。我们在多彩等一些环境敏感区开展勘查工作,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得到了国土资源部及省国土资源厅的充分肯定,已将我局作为先进典型,特别是在生态脆弱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能够继续实施项目,在全省、全国具有典型意义。当前,青海生态优先理念更加深化,形势和要求倒逼我们坚持推进绿色勘查的决心不能动摇,只能主动做得更好,才能在这些地区继续坚持下去。一是认真总结提炼我局在绿色勘查、和谐勘查方面的先进典型、好做法、好经验,在各单位间推广,加强交流,相互促进,进一步提升理念和工作,扎扎实实做细做实;二是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完善绿色勘查标准和规范,形成行业标准,并持之以恒地贯彻执行好;三是积极探索在环境敏感区减少生态环境破坏的找矿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减少地表槽探、钻探修路及重型工程等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记者:贵局在民生地质方面有什么考虑?
杨站君:我们的努力方向是把民生地质产业努力培育成为第二主业,进一步扩大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近两年来,青海地勘局高度重视,工勘、水文、测绘等业务不断拓展,在原基础上逐步向管线测量、土地整理等领域拓展,但总体来讲规模较小,层次不够高。下一步,我们要认真贯彻有色地勘行业民生地质勘查会议精神,拓展完善全局民生地质产业,一个队院一个队院地衔接,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地研究,在提高资质、培训人才、提高技能、开拓新领域等方面下工夫,把民生地质产业拓展好、发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