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歌《青春之歌》亮相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获点赞
3月19日,在北京新清华学堂,由浙江歌舞剧院、浙江交响乐团联合出品的民族歌剧《青春之歌》继参演第三届中国歌剧节之后,又精彩亮相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
在春意盎然的清华园,业界专家、清华大学师生、北京市民等近两千名首都观众,相约前来观看《青春之歌》,并给予高度评价。
著名表演艺术家谢芳动情地说:"1959年,我参与了拍摄了电影《青春之歌》,我今年84岁了,看到了歌剧《青春之歌》我太荣幸了。整整60年的岁月,人们非但没有遗忘部作品,反而出了一部民族歌剧,这再次证明了《青春之歌》这样热血励志的故事,一定会永垂不朽。我想感谢所有参与制作这部民族歌剧制作的每一个工作人员,克服无数困难才最后呈现了这样一部好作品,我更要感谢观众们,因为没有观众就没有演员。"演出结束后,谢芳登台与演员们交流时,大家都被谢芳的真挚情感所感动。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说,民族歌剧《青春之歌》是一台好戏。它坚持走尊重中国歌剧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的正确发展道路,所以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风格。《青春之歌》在清华大学演出,尤其让人感到,艺术属于人民,更属于青年一代。我们的青年太需要这样优秀的文艺作品,太需要这样充满正能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理想、坚定信念、当好接班人的优秀作品。我向剧组的全体艺术家表示由衷的敬意。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剧作家孟冰表示,看完歌剧《青春之歌》非常激动、非常兴奋。这部作品是影响几代人的名著,能够用歌剧的形式予以表现,而且把这个题材处理得很到位,非常清晰、流畅,而且非常简约,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尤其是开场,导演处理得非常好。
不管是剧本,还是导演的处理,以及舞台的呈现,歌剧《青春之歌》都很令我意外。
民族歌剧《青春之歌》改编自杨沫的同名小说《青春之歌》,剧中描写青年知识分子林道静如何挣脱命运的枷锁、生活的桎梏,最终蜕变成为一名救国救亡、奉献自己青春的共产主义战士。它意在反映那一代青年为民族命运寻找出路的自觉担当,以期唤起当下的国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该剧特邀国内一线歌剧主创团队加盟。导演张曼君多次获得梅花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文华导演奖。作曲吴小平是文化部优秀专家,作曲潘磊曾担任过上百台舞剧、话剧、交响乐的作曲。舞美则由著名设计师修岩担纲。青年歌唱家郑培钦扮演林道静、薛雷扮演卢嘉川、段永明扮演余永泽、严圣民扮演胡梦安、唐琳扮演王晓燕。
导演张曼君自小就接触过《青春之歌》小说和电影。"对那个时代的故事有很深的印象。当知道有机会导演《青春之歌》这部民族歌剧时,我内心非常激动。" 张曼君表示,希望用"意义"这两个字呼唤人们从故事焦点入手,找到能够使先辈们的人生更绚烂、更加有价值的那个切入点,为广大青年创作好的作品。
谈及创作困难时,张曼君说:"我们通过原著的剧本,截取最有效的篇章,组织起歌剧结构,首先就是一个难点。"她讲到,一定要有效地把最有价值的,可以咏之、叹之、歌之、舞之的歌剧元素组合起来,依靠剧中的女生四重唱,使时光的隧道不但有通往历史的通道,同时又能把有效的章节和人物最需要表达的情感更显要地表达出来。
张曼君表示,浙江歌舞剧院选择青年歌剧题材,在舞台上呈现女主角以及她身边的青春故事,这是令她最值得欣喜的事情。
文化部优秀专家,江苏省政府文史馆员、《青春之歌》作曲吴小平表示,此番民族歌剧的探寻,是立足于百年来民族歌剧探索的中脉,寻找民族音乐的声响。
"一个剧本的框架格局匹配一个好的唱段布局,整个戏曲的节奏就会非常顺畅和深入。此次的创造核心,就是要体现民族语言的魅力,坚定不移地走一条对歌剧民族性风格及其表达方式的继承、探索与创新道路。"吴小平说。
在讲到此部歌剧的特色时,吴小平表示,过去出现的一些民族歌剧中重唱是比较少见的,但此次创作为了高度尊重歌剧艺术,有意识地在该剧中编入了三重唱、六重唱等。
担纲《青春之歌》主演,在剧中饰演林道静的郑培钦是国家一级演员,亦是浙江音乐学院教授、浙江歌舞剧院首席歌唱家。
在与媒体和观众交流时,郑培钦表示,当接到这个任务时,自己非常的忐忑,不确信自己能否成功驾驭"林道静"这一角色。
"当吴小平老师的曲子出来之后,我看到了希望;听到张曼君导演的一段慷慨陈词,它震撼了全剧组的人,也点燃了我的内心。"舞台上精彩绽放的一分一秒,是幕后数小时,甚至数天、数月的苦功和心血所凝结的。
民族歌剧《青春之歌》的创排,所经历的重重挑战和磨难,以及所流下的汗水甚或泪水,这是为多数观众无从知晓的。
"演员不仅有灯光下的光彩夺目,更要耐得住寂寞,下得了苦功。全剧组演员在导演的带领下,在排练厅里挥洒着汗水、泪水,中午累了、困了就躺在排练厅地上、凳子上休息一下。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谈及对角色的认识时,郑培钦认为,林道静这个角色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可能崎岖不平,但是只要坚定信念,就一定有光明的前景。
"当代年轻人一定要自觉地投入到社会变革的洪流中,不能光顾小我,放弃大我。"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张妮表示,近些年,我也看了好多民族歌剧。昨晚观看后,觉得人物性格鲜明,音乐也入耳动听,对声音的设制及表达都很明确。
由文化部主办的2018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于3月8日开幕。参演作品包括《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经典剧目,《青春之歌》也成功入围。
自去年9月首演至今,在业界专家的多次悉心指导下,《青春之歌》进行了细致而深入地打磨、提升,让这部承载着剧团60年梦想的民族歌剧愈加璀璨。
主创团队一次次会商、提炼、再创作,光剧本便经历了十余次易稿,全剧共30个唱段,其中超过15个都经过了重写、精修。随之,牵一发而动全身,演员们不断地重新进行演绎、打磨。
艺术的追求永无止境。正是艺术家们这股精益求精的心劲儿,使得《青春之歌》更趋成熟,让她在舞台不断地焕发出更为鲜活、更为持久的感染力、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