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理学院“五个坚持”扎实推进学生资助工作
绍兴文理学院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上级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学生需求的实际,积极践行“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始终把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作为学生资助工作的落脚点,把学生需求作为第一任务,把方便学生作为第一责任,把优化服务作为努力方向,把学生满意率作为评价标准,认真开展学生资助工作,营造了和谐、温馨、稳定的校园环境,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一、坚持从立德树人的高度充分认识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性
一是充分认识高校学生的资助工作是党中央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决策,是体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为保证贫困家庭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夯实根基,在工作中必须确保政策执行不变形、不走样,必须增加责任意识、规矩意识、服务意识,真正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二是充分认识学生资助工作是培养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感恩意识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渠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重要渠道,建立起“扶困助学、立德树人、投身中国梦”的特色通道,引导学生自立自强、感恩回馈,促进受助学生成长成才。
二、坚持分类实施、分级资助,实现学生资助工作的规范性
对于不同性质的资助工作,坚持分类实施的办法:对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等具有评选性质的资助政策实施“两公开、两评议、两公示”:标准公开、过程公开,学生评议、学院评议,学院公示、学校公示,保证全程可追溯,确保规范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实施“三从一大”:从特殊群体(建档立卡学生、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求助供养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等)、从贫困地区、从因病因灾,坚持大样本访谈,既强化精准性,又注重保护受助学生的尊严和隐私。
三、坚持全面实施发展性资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是改革校内勤工助学体系,统筹管理岗位,分层分级,实现薪酬按劳分配。专门设立了“技术型”“知识型”的“助教、助管、助研”勤工助学岗位。二是设立助学专项资助政策,推出考研专项资助和留学专项资助,根据学院考研的学生数,拨给学院专项资助经费,由学院负责资助,设立了“金花奖助学金”“土木奖学金”,奖励和资助考研学生;设立“百人计划资助计划”“万丰奥特奖助学金”资助和奖励出国留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既能保证学生不失学,同时对特别优秀的学生,还能资助其出国(境)交流。
四、坚持构建以国家资助为主,学校和社会资助重要补充的多元化资助体系
学校每年严格按照每生每年400元的标准预算助学金,积极引入社会奖助学金,目前在学校设立的资助学金有:卓越奖学金、明华人才奖学金、考研奖学金、好秀奇奖学金、日丰助学金、加根奖学金、兰亭奖学金、一凡奖学金、蓝盾励志奖学金、金鸟奖学金、徐庆华励志助学金、震天奖学金、日丰奖学金、中天考研奖学金、新联考研奖学金、国祥空调奖学金等20项奖助学金,奖助668人,63.3665万元。
五、坚持培育文化校园品牌活动,形成学生资助的文化传承
“爱心承诺”是学校校园文化品牌,是指毕业生在离开母校之际,承诺在毕业后的若干年内将自己工资的一部分资助给母校特困生。活动以“关爱特困、传承爱心”为主旨,以自愿承诺、及时践诺为重点,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关爱他人、感恩生活、诚信友爱、共创和谐。自1997年开展以来,已经有21年的历史积淀。21年的探索和坚持,考验了文理学子践行“修德求真”校训的自觉性,充分证明了“爱心承诺”活动的生命力,它教育了当代大学生关爱弱者、奉献爱心;引导了大学生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激发了大学生真挚的同学情、师生情、母校情。
“爱心承诺”不仅是绍兴文理学院创新毕业生教育管理、营造毕业生文明离校氛围的成功尝试,是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引起了新闻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网、新华网、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都先后进行了多次连续报道,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获得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品牌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