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幅逐步收窄 下行压力犹存——江干区1-9月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21.10.2015  19:36
 

      受市场需求及产业结构调整影响,今年以来江干区工业经济一直处于低位运行。进入8月以来,部分企业生产回升,工业增速降幅逐步收窄,出现了一些积极因素,但受宏观环境因素影响,全年运行下行压力犹在,完成年度增长目标较为困难。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从总体情况来看,工业指标较同期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与半年度比较来看,工业经济稳中有升,多数指标降幅收窄。

1-9 月我区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

2015年目标(%)

1-6月

1-9月

增速较上半年+-个百分点

实绩  (亿元)

增速%

实绩 (亿元)

增速%

工业总产值

——

85.97

-8.7

136

-6.2

+2.5

工业销售产值

4

85.69

-7.5

135.5

-5.4

+2.1

  其中: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

——

60.36

-9.5

96.1

-5.6

+3.9

工业增加值

6

25.15

-7.9

  39.24

-2.5

+5.4

工业投资

——

0.75

-13.7

1.25 

-31.7 

-18 

      1-9月我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6亿元,同比下降6.2%,完成销售产值135.5亿元,同比下降5.4%,实现工业增加值39.24亿元,同比下降2.5%,降幅较上半年分别收窄2.5个、2.1个和5.4个百分点。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回升较快,1-9月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销售产值96.1亿元,同比下降5.6%,降幅较上半年收窄3.9个百分点,回升速度高于规模工业1.8个百分点,占比达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70.9%,较上半年提升0.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加速下滑,1-9月完成工业投资1.25亿元,同比下降31.7%,降幅较上半年扩大18个百分点。

      二、区域比较情况

      与全市比较来看,总量指标规模占比较小,增速指标多数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横向比较来看,多数指标增幅在城区中位于中下游。

1-9 月主城区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单位:亿元、%

指标

全市

江干区

上城区

下城区

拱墅区

西湖区

滨江区

工业总产值

实绩

9028.23

136

544.19

37.94

196.75

155.01

823.21

增长%

-1.6

-6.2

0.7

-20.5

-17.2

-3.4

11.5

增幅位次

——

4

2

6

5

3

1

工业销售产值

实绩

8901.11

135.51

549.24

37.35

194.35

153.73

826.28

增长%

-1.5

-5.4

2.2

-20.2

-16.3

-3.7

13.2

增幅位次

——

4

2

6

5

3

1

工业增加值

实绩

2063.63

39.24

256.2

5.27

58.28

34.46

240.12

增长%

3.8 

-2.5

3.1

-14.1

-6.3

-0.4

17.3

增幅位次

——

4

2

6

5

3

1

高新技术产业  销售产值

实绩

3368.42

96.1

31.57

21.07

74.59

88.39

680.57

增长%

2.8

-5.6

5.1

-24.7

17.4

-2.5

22.2

增幅位次

——

5

3

6

2

4

1

高新技术产业  销售产值占比

实绩%

37.84

70.92

5.75

56.39

38.38

57.5

82.36

位次

——

2

6

4

5

3

1

新产品产值率

实绩%

32.54

43.85

4.13

27.1

23.85

35.7

60.32

位次

——

2

6

4

5

3

1

六城区中,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工业增加值增速均列第四位,工业增加值增速较上半年提升1个位次。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占比和新产品产值率列第二位,位次与上半年持平。

      三、运行中积极因素

(一)生产企稳降幅收窄。 1-9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6亿元,同比下降6.2%,降幅较上月收窄1.8个百分点。9月当月完成工业总产值18.4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较上月提升5.4个百分点。

(二)产业先进结构优化。 1-9月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销售产值96.1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2.6亿元,占比分别达70.9%和83.1% ,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仅次于滨江,位居全市各区县第二。装备制造业成为主体核心产业,1-9月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1.8亿元,同比下降1.4%,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1个百分点,占比达81.1%。

(三)创新积极成效明显。 1-9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59.64亿元,同比增长0.7%,增速较上半年提升7.1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达43.85%,比上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位居六城区第二。

      四、存在问题

(一)大企业占比较高,支持减弱。 1-9月,排位前10的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99.88亿元,占全区规模企业总量的73.7%,其中西子奥的斯和杭锅集团实现销售产值74.1亿元,占比高达54.7%,大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直接决定全区规模工业发展态势。1-9月,杭锅集团、西子孚信、德川建材、西子奥的斯和名莎服饰五家企业实现销售产值79.9亿元,同比缩减7.2亿元,占全区规模企业销售产值下降总量的93.4%,直接拉低销售产值增速5个百分点。工业经济严重依赖于大企业经营状况,风险依存度偏高。

(二)发展空间受限,发展后劲不足。 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企业不断外迁,工业用地不断减少,工业发展空间受限严重。规模企业由2011年的119家,下降到目前的82家,并且仍有企业处于搬迁阶段或计划搬迁阶段。工业投资不断减弱,1-9月全区实现工业投资1.25亿元,同比下降31.7%,降幅持续扩大,投资后劲严重不足。

(三)企业经营压力增大,盈利下滑。 受市场需求低靡、产能过剩和企业用工、资金等多重因素影响,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压力越来越大。 一是生产成本不断增长。 人工成本成为工业企业经营成本中的主要部分,1-8月规模工业应付职工薪酬占营业成本比重达12.4% ,较上年同期提高个1.4百分点。同时,中小微企业贷款难现象犹存,资金成本仍然偏高。 二是效益下行压力增大。 1-8月规模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5.6亿元,同比下降9.7%,降幅较上半年扩大1.2个百分点,亏损面为26.8%,较上年同期扩大7.3个百分点。 三是行业竞争激烈骨干企业生产下滑。 1-9月前30强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1.2亿元,同比下降5.8%,30强中仅14家企业同比实现增长,超过半数企业生产同比下降。

(四)企业家信心不足。 从景气调查情况来看,三季度企业经营情况良好的占28%,不佳的占9.8%,一般的占62.2%;预计四季度经营情况良好的占24.4%,较三季度下降3.6个百分点,预计不佳的占12.2%,较三季度提升2.4个百分点。生产增速上,预计四季度比三季度加快的仅占13.4%,预计减缓的占26.8%。

      五、全年预测及走势判断

      全市自下半年开始工业经济总体趋缓,下行态势抬头。1-9月,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9028.2亿元,同比下降1.6%,增速较上半年下降2.7个百分点。六城区中仅有滨江区与上城区同比增长,其余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态势。结合宏观环境和外部影响,依照我区工业发展特征,对我区工业全年发展作如下预测: 工业增加值全年预计较同期基本持平,工业销售产值预计较同期略有下滑,均难以完成4%和6%的增长目标。 主要原因在于西子奥的斯与杭锅集团两家龙头企业,由于受市场需求下滑和行业竞争影响,本年度销售目标预期由年初的增长10%,下调至与同期持平,略有下降。同时,考虑我区受土地制约难有新建投产工业企业,据前期摸排规下升规上的企业总数和增量也较少,没有新的增长点。因此,完成全年目标十分困难。

      六、对策建议

      自“十二五”中后期以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工业发展态势总体趋缓。全面认识我区工业发展现状的同时,需围绕年度目标,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把握工作重点,努力推动工业经济稳步发展。

(一)强服务,稳发展。 一是强招引。 深化实施腾笼换鸟政策。依照区域规划和产业发展特点,围绕“智慧经济、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等资源消耗少、附加值高、发展前景好的新兴产业,强化招引与替换,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二是强联动。 各部门分工协作,分部分段落实好各项工作,强化考核监督,逐一走访听取企业困难和建议,做好全程跟踪服务,帮助企业渡过困难,推进发展。 三是强保障。 充分利用好省、市、区各项扶持政策,加快投融资基础平台建设,努力引导社会资本进入高效、优质的实体工业领域。进一步盘活工业用地存量,提高低效、闲置土地利用率,拓展有限工业发展空间。

(二)抓创新,促融合。 一是重创新。 进一步实施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开展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投入,提高企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鼓励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提高行业竞争力。 二是重融合。 进一步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推动高校、院所以人才、智力和技术为要素,企业以资金、设备为要素,通过联营、参股、合作等多种形式,整合优化现有资源,组建产学研联合体,实现产学研的深度合作。 三是重协作。 深入推进产业协作,推进工业经济信息化、智慧化发展。推进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研发设计、文化创意等服务业与工业实体的深度协作,形成良性互助的产业发展体系。

(三)挖潜力,重培育。 一是抓重点潜力企业培育。 摸排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走在行业前列的科技型、成长型企业,完善培育机制,做好跟踪服务,鼓励其做大做强。 二是抓产业生态体系培育。 以深化“两化融合”为抓手,推进生产产品、生产过程和生产管理的智慧化建设;围绕产业链及产业集聚,支持企业协作共赢,整合优势资源,构建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特色产业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