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温岭市七项措施细化防范确保夏季高温期间生产安全
一是加强矿山和地质灾害事故防范。指导矿山企业及矿山所在地的当地政府,加强对矿山(及废弃矿)作业面和边坡隐患排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滑坡和坍塌事故,高温期间采矿作业除合理调整时间外,积极采取降尘降暑等措施,注意监控引雷。
二是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督促烟花爆竹生产批发企业,加强储存区域巡查,检查原材料、产品堆垛情况,及时调整库内温湿度。明确生产企业的高感度工房室温超过32℃、一般工房室温超过35℃、打雷暴雨天气时,必须立即停止生产活动。
三是加强生产管理。恶劣环境条件直接影响生产安全,要求企业在组织劳动时必须严格把关,调整高温期间作业时段,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高处、露天及自然通风条件差等作业环境监管。防止高温天气和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船舶修造企业要确保台风季节船只和起重设备等安全。
四是严防触电事故。高温潮湿的作业环境增加了人的触电概率,规定企业的风扇等降温设备必须采用合格产品,插座回路必须接地和设置漏保,并为从业人员配置劳保鞋等防护用品。船舶修造企业要确保台风季以及大潮汛场所过水时用电设备设施的安全。
五是加强危险作业管理。要求涉及有限空间、喷涂危险作业的船舶修造等单位,必须建立危险作业管理制度,组织制定应对方案,落实安全防护措施。涂装、有限空间等作业,依据工种特性和相关规定,科学安排作业时段,严格危险作业审批程序,落实各个环节管理。油漆、稀剂等危化品使用场所,生产时必须有足够通风换气条件;危化品使用单位必须严控使用场所危险物品存放量;危化品运送要选择合适时段,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把危化品置于直射的阳光下暴晒。
六是合理组织生产。严格控制加班、加点,加强夜班管理,落实值班值守制度,适当调整夏季高温条件下劳动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作业,预防作业人员过度疲劳导致生产事故的发生。
七是完善事故应急救援。开展岗位针对性应急救援演练,储备必要的应急器材,配置防暑降温设施和装备,在作业场所、值班间、休息室、待班宿舍等场所采取有效的通风降温设施,改善作业环境,为一线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降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