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运管改革创新福祉民生
近日,随着首列开往柳州的79581次货物列车缓缓驶出金华南货场,标志着浙江中部地区首个集公铁无缝联运、国际多式联运、海关监管、检验检疫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物流基地开通运营。目前,该货场已开行兰州北、喀什、乌鲁木齐东等8个方向“点对点”快速货物列车和三水西、哈尔滨东等5个方向快速货物列车。
占地面积800亩,分为集装箱、仓储物流等五大功能区,年到发量近期为398万吨、远期为529万吨的金华南货场,是金华主动适应浙江中部地区经济转型,针对货源结构从过去以煤炭、钢材“黑货”为主向以“白货”转变的主动适应。
激发市场活力,让改革创新“动起来”……推进浙中地区“公、铁、海”多式联运全球通项目建设,其实正是金华道路运输事业跨过“旧藩篱”,实现创新驱动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改革驱动创新,全省率先下放县际客运班线审批
围绕激发道路运输事业市场的活力,金华运管找准发力,相继设置了包括公铁海联运、下放审批权限、开展无车承运物流试点、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细则、开展大客车驾驶员全日制职业教育试点、市际旅游包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创新之举,使深化改革创新实实在在“落地”。
“今年5月1日起,县际客运经营许可审批权限正式下放到我们单位。”磐安县道路运输管理局局长赵振威介绍,以小举措实现了行政效能的大提升。而目前,除了金华金东区和婺城区外,金华市内县际客运经营权已经全部下放,成为浙江省率先实施县际客运班线审批权下放的城市。
与此同时,金华市民现在也有了类似于“淘宝式”的学车体验。11月11日起,金华全市驾培行业启用先培后付线上模式,即学员在报名时持银行卡缴纳基础费用后,余下费用采用第三方银行冻结的方式,享受“货到付款”式的先学车、后交钱服务。
道路运输改革的红利在已经初步凸显。目前,全省首条城际纯电动快速公交BRT在金华开通,并建成4条快速公交线路,使其成为全国首个BRT“县县通”城市;金华35家一类企业维修过程实现全监管并建立了一车一档电子健康档案,维修行业迈向规范化的新台阶;金华运管部门开展的《金华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及体系研究》等行业课题,颇具成果;行业文明创建在省市级、国家级均有重大成果。
一县一特色,紧扣民生福祉的金华模式
东阳市660个农村港湾式停靠站,现在因有了崭新的管理方式,或许一改旧日脏、乱、差的“刻板印象”。今年,东阳市在全省率先创新农村港湾式停靠站市场化运作模式,将站内宣传版面出让,以此来破解日常的经营管理资金压力。目前,该“试水”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
道路运输事业的变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目前,金华道路运输改革创新发展呈现出“一盘棋”,却又“百花齐放”。
将机动车维修店从“各自为战”向“园区集中”模式转变,兰溪市推出了“一乡镇一维修园”试点;浦江县制订并出台《浦江县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绿色公交总体方案》,不仅全域推进城乡公交“一票制”,绿色公交即将实现全覆盖;磐安县以全省“村村通”试点为契机,推出了“公交新增、班线优化、集市班车、定期班车、预约客车”五种农村客运班车模式;东阳、武义推出了“交通+旅游+客运”深度融合的特色温泉、影视旅游公交专线,不仅盘活了客运资源,也走出了一条“部门引导、企业参与、跨界合作、市场运作”的门对门、点对点服务新方式;永康市则积极适应供给侧改革,及时推出了定点定时、定车定价、一人一车、一站直达的“定制公交”……
“一县一特色”的互补式融合发展,也为浙中道路运输事业实现了“锦上添花”,丰富了实践。2016年,以安全保障、行业维稳和改革创新为基调,金华运管部门依托“硬碰硬”的变革,实现了行业发展的提“策”增“智”,为浙江道路运输事业的变革平添了一份生动与活力。(金华市交通运输局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