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典治乱还需“尚德守法”

09.07.2015  10:50
今年食品安全宣传周的主题是“尚德守法,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笔者要特别为“尚德守法”四个字点赞,因为它强调了法治和德治并重,而且将“”放在“”的前面,不由得引人深思。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新版《食品安全法》在期待中落地,10月1日即将正式实施,带给日益关注水、空气和食品质量的人们极大的希望。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可谓亮点多多:对违法者,它设立了“安全红线”;对执法者,它严格了执法程序;对消费新常态,它增添了网购、婴幼儿食品、保健品、转基因食品、添加剂等领域的新规定。
  治乱需重典。近年来食品安全热点事件不绝于耳,引发社会广泛、持续的关注,如何充分体现“重典治乱”的立法初衷和理念,参与立法的专家、官员可谓绞尽脑汁,在草案的几易几改和不同意见的碰撞、博弈中,新法终落地。
  保障食品安全,法治是利器,这一点毋庸置疑,但笔者想说的是,德治也同样不能少,甚至从某种角度说,德治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基础和重中之重。
  回眸近年来不断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三聚氰胺、毒大米、地沟油、苏丹红、瘦肉精、农残......不知道从何时起,这些原本陌生的名词成为网络和人们口耳相传的热词,如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由此成为国人最关注也最忧虑的问题。有人说,2008年涉及三鹿和众多品牌的三聚氰胺事件是食品安全问题大爆发的 “引爆索”,是中国食品不安全的黑暗 “元年”;但在笔者看来,国营大佬三鹿的消失,不仅是一个奶业龙头企业的陨落,也是社会诚信大厦一角的轰然倒塌。
  食品安全需要法制与规范,更离不开从业者的自律和道德自醒。反思多数食品安全事件,我们不难发现,究其深层次原因并不是生产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不高、监管不到位所致,而是生产经营者不讲诚信、违法违规。把脉食品安全问题,我们不难发现,信用缺失带来的不仅是对食品市场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对社会道德建设的巨大破坏,造成集体人群对整个社会诚信的极度失望和困惑,对于世风日下的无奈和叹息。
  “引导从业者树立诚信意识,落实产品安全主体责任,倡导守法生产经营”。笔者以为,这样的监管目标并不应该是仅仅针对食品领域。诚信意识的稀薄和缺失,说到底是道德问题,用当下时髦的词来说,是道德“底线”被冲破。其可怕在于,今日它会让食品、农产品领域安全问题频出,明日也可能让其他消费领域发生问题,任其如此发展下去,终有一日,我们将无物可用,且无人可信。
  回到食品领域,众所周知,“小、散、乱”是我国食品生产和经营的突出特点。正如专家所言,由于监管不可能做到一对一、人盯人,生产经营者的诚信就成为了安全最基本的保证。如果不讲良心,道德“底线”崩塌,再严格的监管也难守住食品安全防线。
  诚实、守信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数千年前孔子就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业无信而衰”,千金一诺、童叟无欺也已融入民族血脉。然而今天众多领域存在唯利是图、坑蒙拐骗、弄虚作假等丑恶现象,严重侵蚀着社会的道德诚信环境。
  诚信是建立法治社会与秩序社会的基础,良心和道德是实现食品安全的保障,“尚德守法”是根治食品安全“痼疾”的良方。笔者以为,假冒伪劣之所以难绝,根本原因在于全社会的道德建设不足。要让假冒伪劣产品无处遁形,实现消费领域的长治久安,确保消费生活的安全和高品质,就要在加强法治的同时大力加强道德建设。
  时下中央将国学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复兴放在重要位置,是一件令人大快的事情。消费者有理由期望,随着人们道德素质的提升,通过文化和文明的引领,我们距离食品全方位安全的那一天会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