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不近视、近视不加深 寒假里每天让孩子户外活动3小时
浙医二院眼科中心,一名小孩正在检查眼睛。记者 许康平 摄
前两天,我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拜访视光部主任倪海龙。下午2点光景,眼科中心三楼10号诊室门口,一位穿粉红色护士服的漂亮姐姐护在门边,一手紧张地握着门把手。一群大人围在她身边,跟她求情。“我就进去和倪主任说一声,我带孩子从外地来的,晚了就没车回去了。”“我儿子一直是倪主任这里看的,今天没挂到号,让他给我们加个号吧。”“我们女儿的眼睛我还有几个问题想问问倪主任……”
面对家长们的七嘴八舌,护士姐姐只能“铁面无私”地说了一遍又一遍:“不行不行,按顺序进去,要加号的等前面的号看完再说,你们都先在外面等一等,不要急……”
每个诊室门口,几乎都是一样的景象。人潮从诊室门边延伸到走廊里、候诊大厅,举目望去,只能用“人山人海”来形容。
“这就是每年两次的‘学生看眼大潮’啊!”晚上6点左右,10号诊室里的医生、视光部主任倪海龙终于看完了最后一个病人,可以舒一口气,和记者说说话了。“每年到了寒暑假,来的学生都会特别多,他们来配眼镜、换眼镜,检查视力、有远视、散光的,但大部分还是近视的问题。”
“现在有这么多近视的学生?”
“我国是发展中的近视大国,差不多2个人中就有1个近视,而且越来越低龄化,近视的度数也是越来越深,再发展下去,不近视的倒要变少数人群了。”倪主任说得有点无奈。
父母都近视 子女患近视的概率高5-6倍
倪主任说,临床意义上的近视,是指散瞳验光50度以上的状态。除却先天近视,我国小朋友五六岁起就开始有近视的了,到了小学,近视率达35%,初中生有50%-60%,高中到大学生中的近视则占了80%-90%以上。可见,预防近视要从娃娃抓起,不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比例只会越来越高。
引起小朋友近视的因素,有些是无法改变的,比如种族差异,世界范围内近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东亚,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这些国家,是近视高发区域,中国台湾、香港地区的近视人群甚至达到了80%;而美国、澳洲、欧洲人里,近视发生率仅20%-30%左右。
再比如遗传因素,父母都近视时,其子女患近视的概率要比父母均非近视者高5-6倍;父母单方近视的,子女患近视的概率也要比父母均非近视者高2-3倍。
长时间呆在室内、阅读、玩电子产品
孩子近视的三大高危因素
“但还有些小孩的近视,完全是后天造成的。”倪主任说,城市化、信息化、教育的高负荷大大促使近视低龄化、严重化。
在等倪主任采访的时候,我在走廊里和带孩子来检查眼睛的家长们聊天。一个五六岁男孩在椅子上不停地爬上爬下。他妈妈在边上徒劳无功地叫他:“你安耽一会儿!坐好!”
孩子妈妈说,儿子刚检查出来,有100度近视,现在等着问医生要不要配眼镜。
“唉,怪我不好,3岁就让他玩iPad了。”他妈妈说,“他太皮了,只有看到iPad才会安静一会儿。”
“那么小的时候就懂玩游戏了?”我问。
“懂哦,看到手机就要抢过去的。”孩子妈妈撇了撇嘴。
隔着小男孩两个座位,坐着一个10岁左右的女孩子,在看书,头低着,离书本很近。她爸爸妈妈站在边上,就看书问题意见相左。
“到医院看病这点时间你还要叫她看书干吗啊!”爸爸说。
“明天兴趣班就要开始了,老师叫他们先预习一下。这里换眼镜要等很久的,看看书不是蛮好?小雨,头抬高一点看,要不你眼睛又要近视了。”女孩子应声把头抬了抬,过一会儿又低下去了。
我和倪主任说起这两个小孩,他说这是现在近视小孩的“典型症状”。城市里的孩子大量时间在室内活动、长时间的近距离阅读、玩各种新鲜的电子产品,使眼睛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会大大增加近视发生的几率和严重性。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 者 谢谨忆 通讯员 方序 鲁青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