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运河”历时两月收官 千余公里行程中“变”价值观

28.04.2017  09:45

图为走读运河的场景。 佚名 摄

  中新网杭州4月27日电(谢盼盼)日均行走8小时,总行程1600多公里……这是“走读运河”历时近2个月的“成绩单”,4月27日,在浙江杭州举行的“走读运河”媒体见面会上,“走读运河”发起人赵乐强表示,希望通过“走读运河”,能在一定程度影响、改变人们的生活理念,迈出城市蜗居,走向大自然。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是千百年前祖先们留给华夏大地的珍贵遗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与文化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图为走读运河的场景。 佚名 摄

  赵乐强于3月1日发起“走读运河”,同时他还是浙江温州乐清第十四届、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主任。“走读运河”从北京通州“开篇”,沿途考察民俗风情、国情民意及人文掌故。经过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4月26日,整个活动在浙江杭州“收官”。

  谈及“走读运河”的缘起,赵乐强说,京杭大运河比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都早很久,又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塑造,有太多的故事静等着人们去挖掘。

  他认为,当下中国随着工业化发展,人们富裕了,但幸福感和满足感却逐渐缺失了,而今,随后工业化时代到来,我们急需寻求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来改变自己。从注重生活的物质性向寻求生活的精神性转换,从与他人竞比和炫耀钱财向注重自身的生活格调和生命体验转换。

  “在‘走读运河’中感受到祖国辽阔的土地,并激发出自己的爱国情怀。”赵乐强认为,当下爱国主义教育,也可以有一个具体的载体,而“走读运河”也正是如此的一个具体载体。

  赵乐强还希望,通过这次“走读运河”,能在一定程度影响、改变人们的生活理念,激励他们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之余,迈出城市蜗居,走向大自然。

  “走读”过程中,赵乐强还记录下了一路上“风里、雨里、土里、三千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作为此次活动的策划、顾问和积极践行者,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房宁认为,“走读运河”大致有三方面的意义:探索即将到来的后现代社会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及其表现形式;“走读运河”是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再认识和再挖掘;系统考察当代中国社会运行细节,观察到大量基层实际社会现象,可以感受和体验国家与社会治理的最终状态。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正泰公益基金会支持并参与发起。正泰集团副总裁、正泰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陈建克认为,“走读运河”是对大运河古老历史和现代价值的一次深入解读,是意义深远的“大公益”,其价值不容小觑。

  据悉,正泰公益基金会是由正泰集团发起设立的非公募基金会。基金会积极关注并投身于生态文明的建设,资助优秀的低碳环保、文化公益项目和活动。(完) 【刘芬】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