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调查点燃贫困地区乡村振兴“锌”“硒”望
绿色发展,调查先行。记者日前在江西省萍乡市召开的富硒富锌产业发展论坛上获悉,在贫困地区通过地质调查查明富硒富锌土地等优势资源家底,打造特色产业品牌,已成为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发展动能转换的重要途径。
硒是青山绿水间蕴藏的宝贵财富。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显示,萍乡市土地质量状况总体良好,全市总面积70%以上土壤富硒富锌,是我国少有的天然优质硒锌同富地区。“吉内得”富硒大米走上越来越多品质家庭的餐桌、“格林米特”猪肉被选定为南京青奥会特供猪肉、“新泉豆腐”进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记录……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不仅是江西萍乡,在陕西安康、湖北恩施、湖南桃源等贫困地区,富硒米、富硒菜、富硒茶等富硒富锌特色产业已成为当地绿色崛起、富民强市的核心产业。据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专家介绍,当地以富硒产业为主的生态友好型产业占GDP比重超过65%,全市70%以上的贫困群众依靠富硒产业脱贫,农民人均纯收入60%以上来自富硒特色种养。
“精准对接需求,精准提供服务。”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昆介绍,近年来,地质调查系统以精心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为己任,为支撑地方脱贫攻坚和转型发展,发挥专业优势,针对重大民生问题、特色农业发展等精心实施了一批地质调查项目,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摸清了富硒富锌土地分布,为支撑精准脱贫、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硒和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被科学家誉为“生命之火”“抗癌之王”“长寿元素”。“克劳斯·施瓦茨奖”获得者、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王治伦表示,硒对人体有非常重要和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对人体健康有巨大益处。物以“硒”为贵。据预测,富硒富锌农产品市场容量理论估算约4000亿元、保健品及医药品约1000亿元,富硒富锌产业正成为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良好的新型功能性产业。
“催生一个产业,昌盛一个民族。”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汉中表示,农业高质量发展应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满足消费者对安全、绿色、健康、多元的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义所在。富硒富锌农业未来发展,要特别注重技术创新,在为消费者提供多重功能的基础上,实现科研与农业生产者的自身价值。
富硒富锌产业是朝阳产业,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过去地质学以找矿为主要目的,很少关注那些没有独立成矿但与生命相关的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富集规律及差异。”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雒昆利呼吁,地质调查工作要关注天然硒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科学问题,从硒的地球化学特征入手,摸清硒的空间分布和富集规律,精准圈定富硒地层和区域,科学评价开发利用潜力。
“产业发展的基础,归根到底还是在富硒富锌土地资源。”王昆表示,为助力贫困地区在“硒”望的田野上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加速推进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全面摸清富硒富锌土地资源家底,主动支撑服务各地富硒富锌产业布局。同时在富硒富锌地区配套开展三项工作:一是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服务农业生产适宜性分区和土地资源永续利用; 二是水资源调查监测,“以水定土”,支撑水、土资源保护与协同开发; 三是地下空间调查和地质灾害调查监测示范,强化地质安全保障,改善产业发展的生态空间。
促进富硒富锌土地资源的调查成果转化和应用,是萍乡推进绿色发展的最新实践。“作为百年煤城的萍乡,如何摆脱资源枯竭的帽子、走转型升级的发展新路?需要自然资源人创新发展理念,拓展自然资源的内涵,由以往资源的类型和数量拓展到资源的质量以及地上和地下空间资源。”在萍乡市挂职任副市长的自然资源部调查监测司副司长冯文利如是说。
资源观念一转,发展天地无限。据冯文利介绍,萍乡市不仅通过土壤地质调查,掌握了富硒富锌资源家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更重要的是,随着新资源观的注入,更多的“变废为宝”正在生动实践。比如:萍乡正在调查评价百年地下煤矿开采形成的废弃地下空间,作为旅游、文化、储存、地热等新资源开发,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效益统一。冯文利指出,资源调查成果宝贵,应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让社会和企业家更加理解地质调查,从而加快调查成果的深度转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