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碰红线就要追责

29.04.2016  16:41

  针对地方突出的环境问题,环境保护部打出了今年的第一记督政重拳。因一季度空气质量明显恶化等问题,环境保护部4月28日同时约谈山西省长治市、安徽省安庆市、山东省济宁市、河南省商丘市、陕西省咸阳市5地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督促各地全面贯彻落实“大气十条”。

  环保约谈实施已久,同时约谈5个地市主要负责同志却是首次。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重拳治理大气雾霾”。此次约谈,就是环保部门落实中央要求、贯彻两会精神的具体行动。

  从此次集中约谈我们看到,“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已成为地方政府不能越过的一条红线,变坏了就要追责。

  2015年,环境保护部公开约谈了15个市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并向社会公开,各地环保部门也对31个市进行了约谈。约谈让各地政府知道,环保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不容忽视和懈怠。

  有人曾对环保部门能否保持监管力度提出质疑,相信此次约谈已给出答案:环保监管将持续发力,不会放松,只会加强,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此次约谈针对的是5市一季度大气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以季度而非年度为单位开展约谈督导,问题一露苗头即予以警示,加以遏制。这意味着环保部门通过约谈这种方式,监督问责更为及时,环境管理更为精细。

  相比“算总账”式的约谈,这种“算小账”、“算细账”式的约谈能更快地使问题得到整改,提高了环境监管效率,避免问题累积、叠加和恶化。

  治气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需要积小胜以致大胜,积跬步而至千里,久久为功。

  “大气十条”实施以来,各地积极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一季度,一些地方空气质量出现改善趋势,但是,我们不能低估改善大气质量的难度,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有歇歇脚、等等看的思想。由于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方式等尚未有根本性的转变,维持治气成效的基础并不牢固,稍有松懈,环境质量就可能出现反弹甚至恶化,导致前功尽弃。

  各地应充分认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增强政治定力,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强化责任意识,积极作为,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