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为校长治校做“减法”
28.10.2015 18:18
本文来源: 教育局
教育部先后出台了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普通高中、中职的《校长专业标准》。校长专业标准是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制订任职资格标准、培训课程标准、考核评价标准等的重要依据。
《标准》提出:“校长是履行学校领导和管理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明确校长是与教师、医生、工程师等专业人员并列的一类专业人员,这为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化、职业化提供了政策依据。确定校长是专业人员而非行政官员,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必要前提。当代教育为何难成就教育家?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最有可能成长为教育家的中小学校长,很多时候充当的是基层官员的角色。无关、无效的“非教育”治校行为消耗掉了大量的精力,校长成了“标准件”和“复印机”。办学的不是教育家而是官员,教育的固有功能就有可能被削弱或取代。
我们不妨先梳理一下校长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在多数地区,校长的专业头衔是教师。县级以下中小学校长的行政职级低,对应的待遇低于专业职务待遇。因此,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校长都是“教师”。按照教师专业职务评聘的一般要求,校长应当担任专任教师1/3以上的教学工作量。而对于语、数、英学科来说,因为专任教师的满工作量是带两个班的课,所以任教此三科的校长,只要任教一个班,实际教学工作量就达到了专任教师的2/3。为什么校长要带课?因为你是“教师”,占用了教师职称的职数。不会教书、没有教师职称的校长例外,但没有职称一般又做不了校长。因此,“校长带课”成了一个解不开的“连环套”。
校长如果将2/3的精力用于某个班级的教学,剩下1/3的时间能做什么呢?第一是培训。培训本来也是必要的,但校长岗培班、提高班、高研班、“影子校长”之外,校长的常规培训还有一定量的学时,有时还得参加党政干部培训。第二是“阅读”文件。各级、各部门的文件一年几百份;一年接到的短信指示几百条,电话指示几百通。第三是开会。上级的、教研部门的、学校的,都是必要的。那些文件、短信、电话都是有事要落实的。第四是创建活动。达标校、示范校、文明校、基地校等等,这边刚创建,那边要验收。连课题研究也成了立等可取的“快餐”。第五是基本事务。学校的人财物管理,批钱、批假,批什么都得校长“一枝笔”。党政工团少,工农兵学商,吃喝拉撒睡,校长都不能缺位。第六是“新”举措。譬如,加强校园安全,校长要值班巡查校园;加强食品安全,校长每周要保证在食堂用餐的次数;规范教材教辅征订,校长要审核签字;还有放学后学生无处去、校车安全、学生回家后的安全以及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等问题。学校成了“小社会”、“小政府”,社会和政府要做的事,学校也得做。
如果还有时间的话,才能顾及到《标准》规定的那几条:学校、老师、学生怎么发展?教学、管理、文化建设怎么做?社会资源怎么利用?要走近师生,不是打招呼就行;要走进课堂,远非止于自己任课的那个班;要联系社区,不是握个手就完事。这些都需要有时间来做,而且时间多多益善。
怎样才能让校长集中精力治校?在我看来,首先要按照校长专业标准,明确其专业属性。真正实行校长职级制,促其专业化、职业化。在“校长”与“教师”的专业职务间,建立可转换机制,实行任期制、轮换制,确保来去自由顺畅。少搞“双肩挑”,在“朝”集中管理,在“野”专心教书。其次,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减少行政干预,少些千篇一律。顶层设计重原则、求科学、避琐细、少考评、不插手,推动学校特色发展。把选择权、决定权还给学校,将评价权交给社会。最后要激发校长的智慧和创新力,鼓励和帮助校长实现教育理想。
总之,要切实减轻校长的负担。校长“减负”,师生才能“减负”,学校才有活力,学生才能生动活泼、自主发展。科技成就未来,创新永无止境,学校应当在科技创新中获得自由。教育需要呼应本质,尊重常识,不能舍本逐末,作茧自缚。
(作者系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
本文来源: 教育局
28.10.2015 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