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北仑区戚家山街道成功创建“省级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站”

19.03.2015  12:19

为加快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促进残疾人康复工作融入社区建设和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之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完善“六位一体”服务功能,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为目标,成功创建浙江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站。

一、各级领导充分重视,各项创建工作稳步推进。

戚家山街道、戚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制订和印发具体创建工作方案,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级单位、村社区居委会和部门的责任分工,推进各项工作的稳步实施。定期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组织协调创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

二、明确工作职责,强化残疾人社区康复管理。

自2012年起建立并不断完善由街道残联、各村社区康复协调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全科责任医师团队、康复医师组成的戚家山街道残疾人社区康复组织网络,完成包括辖区残疾人社区康复需求调查、残疾人筛查、残疾人信息上报、残疾人医疗康复等各项工作。并推出戚家山街道《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手册》,方便残疾人进行包括康复训练、上门康复指导预约、康复设备外借等各项服务。

三、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完善残疾人康复设施条件。

戚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将康复乐园重新规范设置,使之环境更加优美温馨,康复场所设面积达102m2,设有PT室、OT室和评定室,各类康复设备19种、25项,康复外借设备21种,康复专职医务人员2人,设立残疾人社区康复室的社区站点2个。戚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完善残疾人辅助设施,铺设残疾人轮椅专用通道、过道,中心内全部卫生间都安装残疾人专用扶手等。

四、夯实基础,开展筛查、康复需求调查和转介服务。

1、戚家山街道每5年开展一次残疾人筛查、每年开展一次残疾人康复调查。2014年1月—2月,戚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对辖区240位残疾人的分类调查工作,建立并完善残疾人健康档案240份,建档率100%,并根据档案信息开展各项康复服务。

2、根据康复需求调查,为39位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开展康复服务,为6为残疾人配好了助听器材,为1位残疾人进行了白内障复明手术,为13位残疾人配发了26件4种康复辅助器具,包括盲杖﹑轮椅﹑助行器﹑拐杖﹑手摇三轮车等,极大地方便了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受到了残疾人及亲属的欢迎。针对部分残疾人社区康复站无法完成的康复训练项目,为残疾人提供转介服务,将残疾人介绍到具备更好康复条件的专业机构进行康复训练。

五、创新康复服务项目,深化残疾人康复服务内涵。

1、结合戚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针灸理疗科的医疗力量,利用中医药传统优势,主要针对中风后遗症等残疾人患者运用针灸、推拿、熏蒸、艾灸、理疗、红外线等中医药康复适宜技术开展各项康复训练和治疗,并开展中医药康复知识培训。

2、通过全科医师团队中的精神卫生医师定期开展重型精神病人的上门或电话随访、体检,定期举办家属联谊会进行心理干预、精神药物指导和风险评估等各项服务。

3、针对有康复需求的患者举办文艺沙龙、康复沙龙,开展躯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心理疏导等服务,举办残疾人及其家属康复知识培训、心理疏导,定期举办残疾人康复活动日活动,为伤者提供互助互帮的交流平台,丰富残疾人的文化生活,提高残疾人的康复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