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动物无害化处理运行一年
记者近日在杭州市萧山区采访时得知,当地最大的一家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虽然拥有全省一流的设备,但是运行一年间,产能却没有很好地发挥,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浪费。
近年来,生猪养殖过程中引发的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日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结合全省“五水共治”工作部署,为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去年10月16日,萧山区投资4000余万元建成了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目前,日常规处理量达到50吨以上,最高时处理量可达70吨,在全省均处于领先地位。
占地15亩的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位于萧山围垦十三工段,由杭州回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并运营,按照“政府监管、企业运作、财政扶持、保险联动”的思路,具体承担病死动物及其产品的统一收运和集中处理工作。
生猪减量前,萧山全区养殖200多万头猪,是名符其实的养猪大区。据萧山区农业局的数据显示,萧山目前还有生猪养殖规模场29家,总计年存栏量约81万头,平均病死率17%至18%。中心试运行阶段,最初引进的一套设备无法满足当年冬季大量病死动物的需要。今年3月,中心增加投入了三套设备,已足够保障处理病死动物数量。
在处理方式上,中心引进了干化、湿化、碳化处理的四套设备,废水废气达标排放。以干化为例,病死动物破碎后经过密闭输送机输送到干化机,以150摄氏度的高温干化150分钟,彻底杀灭病原微生物,做到真正的无害化处理。然后经密闭管道提升到烘干机内烘干200分钟,30%可以做成便于储存的高档有机肥。除了有机肥,处理后的物料还可用于工业用油、生物柴油等领域,实现循环利用。
如今,萧山区针对病死猪有一套完整的处理流程,电话报案、录音备案、冷库收集、保险理赔、密封运输、中心处理……只要一个电话,中心就会派出全封闭的运输车辆上门收取动物尸体,同时核算农业保险当场交予养殖户,具体金额为每头母猪1000元,小猪按身长100元至160元不等。目前,中心配备运输车辆9台,暂存冷库库容为9000立方米,保留疫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能力。
随着“五水共治”工作的逐步推进,如何处理病死动物尸体造成的污染问题,成为全省各地关注的共同课题。在2015年发布的全省42家重点生猪养殖区病死动物集中无害化处理厂(中心)项目名单里,绍兴地区在诸暨市、嵊州市、上虞区建立处理中心,规模大小不等。实际上,绍兴地区的一些养殖户距离萧山区的处理中心更近,但是因为保险等配套政策根据地市发放,导致养殖户只能送往绍兴地区的处理中心。
一边是养殖户“舍近求远”,一边是处理中心“力所能及”却派不上用场。尤其夏季,萧山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四套设备只要开启一套即可满足需求,设备闲置率高。“我们很希望各地政府打破地域限制,实现一定距离内的跨区域处理,更好地发挥设备产能。”中心一负责人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目前,萧山区“一中心、一体系(冷链收集体系)、两机制(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机制和商品猪政策性保险联动机制)”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管理模式基本形成,从源头上解决了病死动物随意丢弃、流入市场等现象。
“大部分人对于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的看法比较片面,觉得我们似乎只是处理死猪的。”中心负责人施妙方介绍,除了猪、羊这类大型动物之外,中心同样具备处理鸡、鸭等小型家禽、甚至病死家养宠物的能力,可是这些功能不为公众所知。“希望能通过宣传,改变大家的认知,更好地发挥中心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面对未来,施妙方满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