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上柏医疗队获评中国“时代楷模” 十多年守护麻风村
浙江在线北京3月3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李鹏 首席编辑/赵洁) 3月26日,北京,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发布厅。在武警军乐团的雄壮乐音中,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医疗队的代表们接过了“时代楷模”荣誉证书和纪念章。
“时代楷模”是代表全国重大先进典型的荣誉称号,中共中央宣传部在授予决定中号召“全社会要向他们学习”!这也意味着,这支医疗队坚守寂寞与清贫,十多年如一日扎根大山与麻风病魔搏斗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衷心点赞!
相关阅读:
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侧记—— 陪他们慢慢变老 用青春托起麻风病人的幸福
为”坚守、奉献”点赞
10多年扎根山沟治麻风:休养员离不开我们
3月26日下午3点36分,在北京的央视“时代楷模”发布厅,来自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的李茜在台下悄悄抹了一把泪。
“那是穷山沟啊,这个年代,哪个年轻人愿意在山沟里工作,更别提坚守10多年了”,李茜说, “就凭这坚守和奉献,我给他们点1万个赞!”。
李茜口中的“他们”,是一群来自浙江大山深处“特殊”的医生和护士,说“特殊”是因为他们工作的地方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浙江省规模最大的“麻风村”。
麻风病在过去可不是普通的传染病,它会导致严重的肢体畸残,断手残足,眼盲鼻塌。历史上各国处置麻风病人,有的是驱赶到荒郊野外,有的甚至火烧,活埋。
就在平常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情况下,这批以70后、80后为主的年轻医务工作者,却从来没有一个人畏惧退缩,他们在与世隔绝的穷山坳里一守就是10多年。自1951年建院以来,前辈与他们薪火相传,救治了无数无家可归的麻风病人。
短暂的坚持总是容易的,可长达10多年的坚守,却是一种怎样的付出呢?
12年前,还是个小伙子的谭又吉医生来到了这个穷山坳里,他的老家远在千里之外的湖南,12个春节,他竟然只回过一次家。“每周都需要轮流值班照顾这里的麻风病休养员,实在抽不出时间啊!”谭又吉这样说。
2013年初,“村长”喻永祥的父亲被诊断为肺癌晚期,他多想在家陪陪老父亲,可是休养员们离不开他。弥留之际,老人都没有见到儿子最后一面。每每想起这一幕,喻永祥总会满心愧疚,泪流满面。
有关他们坚守的故事实在太多,如果能把这些故事替换成音符,就是一曲“爱的奉献”。
护士长潘美儿在为病患老人做护理。李震宇 摄(资料图)为”大爱、仁心”点赞
80多岁的麻风老人淌泪:他们就是我的亲人
浙江在线记者曾四次前往湖州德清“麻风村”蹲点采访,去年4月初的一个晚上,记者问80多岁的麻风病休养员胡成贵,你的家在哪里?还有没有亲人?
老人沉默了数秒,突然抽泣起来,颤抖地说,“我哪里有家,这里就是我的家!我现在这样谁会管我,只有他们……是我的亲人”。
麻风病人可能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一群人。由于2002年之前的法律规定,麻风病人不能结婚,所以这些老人们大多孤独一生,没有亲人,而且身体畸残,行动不便。上柏住院部里现在有80多位老人,其中一二级残疾的就有45人,平均年龄74岁,平均居住时间30年。
在去年的蹲点采访中,曾发生过让众多媒体记者既震撼又感动的一幕。午饭前,护士长潘美儿经过一位80多岁麻风老人的病房时,听到了轻微的呻吟声,大家随即跟她进屋,当老人露出因溃疡而畸形的脚时,满屋的恶臭促使所有人都夺路而逃,出门后还不停呕吐。
只有护士长潘美儿没有离开,她毫无顾忌地直接用手触摸老人的溃疡部位,像是亲女儿看待老父亲一般。
在“时代楷模”的录制现场,这一幕也在短片中播放,现场一片沉默。“她的手指传达给老人的,是温情,是爱意,是‘医者仁心’。她们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一位首都观众声音颤抖地对记者说。
为表达对这支“最美医疗队”的敬意,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专门创作了反映他们先进事迹的楹联、诗词和小传,并由国家一级演员温玉娟当场朗诵。
其中一幅楹联是这么写的,“责作明灯,破开病理千重雾;爱如细雨,唤醒枯枝一片春”。
喻永祥医生和77岁的病患老人陈秋奎聊天。李震宇 摄(资料图)为“敬业、创新”点赞
一连串荣誉多项学术成果:钻研业务蔚然成风
“年轻人,谁都想建功立业,可搁在穷山沟里,一般人恐怕早就激情磨灭了,他们竟然还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同样来自中国人口宣教中心的一位观众惊讶地说到。
这位观众很难想象,这支身处大山深处,经常与寂寞为伴的15人年轻医疗队中,竟然获得了南丁格尔奖、马海德奖、全国麻风防治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职业女性、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等一连串荣誉,去年5月13号还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做过先进事迹报告。
连来自英国、日本、印度的麻风病专家考察后惊叹:如此偏僻的麻风病院,医护水平竟然这样高!
“时代楷模”节目录制现场主持人敬一丹提出了疑问,答案在哪里?
护士长潘美儿是这样回答的,她说“我想用我们的坚守和爱心,托起麻风病人的一片天空,让他们在我们的呵护下,健康、快乐、幸福地生活”。
没有豪言壮语,就是凭着这么一份“坚守和爱心”,他们却把“敬业和奉献”做到了极致。
“山坳里虽寂寞,但却宁静,适合做研究”,这支医疗队的主任医师王景权已经是中国麻风病协会的兼职学术秘书了。中国麻风病协会会长张国成教授曾评价他“是我国麻风病领域年轻的学术权威,在世界麻风病防治领域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麻风村的年轻人钻研业务已蔚然成风,谭又吉、虞斌、潘美儿、归婵娟等,他们都在专业刊物上发表了论文。他们还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其成果被中国科协列为麻风病学科重大成果之一。他们在全国首推医务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被誉为最具人性化、最具人文关怀的措施。他们还倡导直接和患者肌肤接触,这里因此成为我国麻风歧视及干预理论的发源地………
人生价值如何实现?这群年轻人用青春书写了一个让人心灵震撼的答案。面对繁华和诱惑,他们选择了坚守,慷慨地奉献;面对患者和弱势群体,他们报之以大爱,表露出仁心;面对大山里的平凡岗位,他们无比敬业,勇于创新。
正如中宣部在“时代楷模”表彰决定中所说,他们的事迹“生动体现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为全社会树立起学习的榜样,全社会都要向他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