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都林业“三保护一提升”助生态更美

24.09.2015  16:39

  莲都区林业局以森林安全、森林健康、森林生态效益、森林生物多样性为抓手,着力保护好森林,促进“青山养绿水,绿水护青山”良性循环,以森林为根本,建设“美丽莲都”。

  一是保护森林安全。先后组织开展“雷霆一号”清火行动、“雷霆二号”禁种铲毒等专项行动。受理刑事案件7起,行政案件17起。及时发现、铲除毒品原植物(罂粟)300余株。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消除各种火灾隐患,实现了春节和清明期间火灾零发生的良好局面,全区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森林火灾受害率、森林火灾发生率、控制率均控制良好,确保林区平安。

  二是保护森林健康。开展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治,对2000多株重点松树进行药物注射保护;无公害防治松林面积31413亩,其他林木面积450亩。检查全区216个木材经营加工企业,保证松木制品流通安全。加强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共调运检疫苗木84770株、木材4464.37m3、竹材28000株,检疫苗木600亩,并完成2.1万株枯死松木的清理工作。对全区森林进行的有效防治,保障了森林机体健康。

  三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实施全省首例植物拯救项目——《浙江野外绝灭植物长喙毛茛泽泻种群扩繁与回归研究示范》。长喙毛茛泽泻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是国家濒危沼泽生植物。1930年,我国最早在丽水南明山一小水池边采到一号长喙毛茛泽泻标本,其后在丽水市消失80多年。莲都区分别建立了试验区与回归对照区各1个,目前已种植幼苗7000株,项目获省财政项目资金35万元,该植物在回归地长势良好,为该区生物多样性增添新军。

  四是提升生态效益。积极开展公益林保护与建设研究,实施《大山峰湿地植物群落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项目,用科学研究支撑森林保护,扩大森林生态效益,项目获省科技兴林奖三等奖。加强公益林管护,通过补植造林、封山育林、中幼林抚育、阔叶林改造等措施建设公益林优质林分,目前,莲都区公益林年涵养水源量可达20945.80万吨,减少土壤流失242.41万吨,吸收二氧化碳96.1万吨,释放氧气70.16万吨,发挥生态效益价值51.92亿元。 (莲都区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