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届农民艺术节暨民间艺术节在四川达州成功举办

23.10.2014  12:17

四川首届农民艺术节暨民间艺术节在四川达州成功举办

百姓有绝活 非遗在民间

  百姓有绝活,非遗在民间!2014年10月12日,第四届全国新农村文艺展演、四川省首届农民艺术节暨民间艺术节在达州市圆满落下帷幕,在一系列展示四川农民文艺风采的活动中,非遗项目的展示成为最大亮点,“民间文化手艺广场汇”展览活动展示了四川大地五光十色,流光溢彩的民间手工技艺,“农民达人秀”现场表演精彩纷呈,80分钟内高潮迭起,欢快流畅,主创者和演职员工的非凡努力,使四川的非遗项目得到了一次精彩的集体亮相,非遗项目的创新发展之路走的更加开阔。

  手工技艺大串场

  在达州市演艺中心,民间文化手艺广场汇3个300多平方米的展厅内,汇集了来自全省各地的27项民间手艺,自打非遗在四川开展以来,这还是全省非遗项目首次集中在市级城市亮相。这27个项目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既有精湛高超、富丽华美的蜀锦、蜀绣、成都银花丝、成都漆艺、刘氏竹编;也有民风浓郁、简朴实用的绵竹年画、涪城剪纸、宜宾面塑、麻柳刺绣、成都糖画、巴中皮影戏;更有特色鲜明、亮丽迷人的藏族编织挑花刺绣、羌绣、彝族银饰、阿西土陶,在300多平方米的大厅内,各类手工非遗技艺流光溢彩,吸引了大批啧啧称奇的观众。来自达州的杨志荣的看法,反映出了普通民众的真实情感。他操着浓重的达州口音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精彩的手艺绝活,有很多还是第一次见到。另外,整个场馆也搞得很好,这几天很热闹。

  为了推广宣传四川的非遗手工技艺,省文化厅这次从全省各市州调集了在民间最精湛、最具有乡土气息的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参展。这次展览活动以“留住乡愁、守护家园”为主题,采取广场汇的形式集中展览、展示、展销,展览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品,展示了四川省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通过各级非遗传承人现场与参观者活态演示互动,展示了非遗传承人及民间艺人的精湛技艺;通过为非遗产品及民间艺术品搭建销售交易平台,销售各类非遗产品和民间工艺品,推动了非遗进一步融入大众、融入当代生活。

  八方非遗汇达州

  在展厅里吃的、喝的、看的八方辐辏,内容非常丰富,场面无比热闹。非遗各项手艺的传承人现场展示,亲自指导观众体验更增添了欢乐的气息。这边荥经砂器传承人巧手传砂器,那边蜀绣传承人走针绘图画……每个展位都引来许多观众围观,许多观众还拿起相机、手机拍照,非遗传承人也和大家亲切交流。

  绵阳的剪纸艺术家黄英不是第一次参加非遗的展示活动了,但这次的参展让她非常激动。“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农民艺术节,我们感觉这种民间手工艺广场汇很有必要,能在更大范围内,让更多的老百姓和大众了解认识来自各地方的各种民间手工艺术。我们绵阳的涪城剪纸让观众们感觉非常神奇,可能是因为我们南方的剪纸与北方剪纸有不同的视觉感受,特别重寓意。剪纸项目能保护下来,是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和重视,我们剪纸传承人更有信心和决心将剪纸民俗民间文化传承、光大。

  来自宜宾文兴县的贾氏微刻传承人贾亮有一手漂亮的绝活儿,他继承了他父亲的绝艺,能够在1平方毫米的方圆上,刻上上百字,这在全世界都是数得上号的绝艺。这次他拿出了自己的几个压箱底的宝贝,这些“方圆之上说乾坤”的微刻作品,吸引了好多人的惊奇眼光。他说,此次民间文化手工技艺广场汇,从场馆到观众都与众不同,为了回报艺术节组委会的努力,贾氏微刻还将继续积极配合参与由政府搭台的各种文化艺术活动,让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非但玩儿的、用的抓人眼球,吃的东西也不遑多让。内江黄氏吹糖人大师黄祖全的展位三天来都是热闹非凡,很受大人小孩喜欢。好看好玩又好吃的糖人不仅能吹得“嘀嘀”响,还能吹出小鸡、小鸭、小兔子等各种形状。黄师傅一个劲儿地表示,以前他从没到过内江、成都以外的地方卖吹糖人,非常感谢政府,让他有机会到这样的展会上将自己的手艺展现给全省人民。

  另外,藏族文化爱好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爱好者们还在达州农民艺术节上亲眼目睹到了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在广场汇展厅,观众看到了阿坝州选送的藏族祥巴、唐卡、油画等美术作品。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阿坝州地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观众体验到了阿坝州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

  农民达人秀——推陈出新闹翻天

  11月11日晚,由四川省文化厅非遗处、省非遗中心牵头负责,由杨莉总导演精心编导的备受瞩目的“农民达人秀”在达州市达川区天益广场隆重举行。与众不同的是,这次的“农民达人秀”整台演出编排紧凑流畅,推陈出新,趣味盎然,整个现场流光溢彩,火树银花、沸反盈天。

  整台80分钟的表演将23个精彩节目按上、下篇章结构组合展演的形式进行。既有传统的滚灯、变脸等“四川风味”,更有融合了时尚元素的皮影戏、舞狮子等“时尚大片”。来自四川艺术研究院的杨莉担任了这台晚会的总导演,她为了这台晚会操碎了心。据非遗处处长林彤介绍,每一个节目都是杨莉老师一行带队到当地进行选取,将当地原始音乐进行加工合成,变成有起伏节奏的配乐。而整台晚会也不是按照传统一个接一个的节目表演,而是将所有节目最精华的部分通过时间和空间的融合,通过灯光、舞美共同叠加,将武术舞蹈杂技经过精心编排成为一体,达到紧凑、流畅的效果,最后推向高潮,同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主题融入其中,

  这样的苦心在细娃滚灯这个节目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以前的滚灯虽然也是川剧里难得的绝技,并且家喻户晓,但是表演形式比较单一,这次就加入了儿童舞蹈、巴山童谣等新元素,细娃子的活泼调皮正符合滚灯诙谐幽默的基调,在表演的时候,先是孩子们在舞台两边观看老一辈艺人的滚灯表演,然后才是孩子们表演细娃滚灯,细娃表演完之后不是立即退场,而是在舞台上表演欣赏大屏幕上的皮影戏,从而引出下一个节目,这一创新获得了极大成功,新的时尚元素和传统技艺的有效融合,为非遗工作的开展理出了一个可行的发展方向。

  政府助力非遗——直挂云帆济沧海

  此次“达人秀”的演员来自全省14个市、州及省川剧院共计240余人,他们当中有70多岁高龄的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和六七岁的表演继承人,省厅非遗处处长林彤介绍,这次的“达人秀”表演以四川民间艺术与非遗保护项目表现内容为主;展示民间绝技、传承优秀文化、守护精神家园为本次展演活动的主题。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主导下,四川的非遗越来越光彩照人,越来越后继多力。

  “政府搭台助推文化发展,让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生了根。”宣汉县文化馆副馆长王晓华说。他介绍,如今在达州,包括大竹竹唢呐、安仁板凳龙、三汇彩亭、开江拗棒等在内的地方民俗文艺项目正经历着从“几近失传”到全面复兴的历程。包括省文化厅在内的文化部门近些年都在做类似的工作,从各个地方挖掘更多、更好的民俗技艺,把它们保护发展起来,这样,各种快要从生活中消失的民俗正在慢慢重新融入普通百姓的生活。农民歌手何德山是《土家欢歌》的演员。他亲身经历了这个少数民族民俗的“复兴”,在他看来,历届新农村文艺展演都能带动形成文艺创作表演热,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现实生活更紧密结合,经过改编和再创作,成为当地独特的文化名片。通过这次活动后,其他各地市州的文化工作者也表示,要加强民俗文化保护和挖掘,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在这台达人秀上,整整80分钟的表演一直在吸引全场围得水泄不通的观众,这在平日的活动中非常少见。这令很多人感叹,我们的非遗,我们的民俗传统文化,这些身边很平常的节目,很熟悉的东西,如果将它们精心组织,呈现在舞台上会有这样美丽震撼的效果。80分钟的演出虽然短暂,但却精彩好看接地气,传递出一种鼓舞人、感召人的正能量。民间艺术达人们的精彩绝技展演,让我们领略到了传统民族文化的绚丽多姿和独特魅力,在获得愉悦精神享受的同时,更增添了我们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养育我们的家乡、对我们脚下生活的这片热土的眷恋和热爱,“留住乡愁,守护家园”正成为我们共同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