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院院长:再不调整艺术教育会助长低俗文化泛滥

23.03.2015  11:22

  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中国画院院长杨晓阳大声疾呼:中国教育体系中,艺术教育严重缺失。而一个民族普遍缺乏艺术修养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会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低俗文化、山寨文化的泛滥横行。

  事实上,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中小学生“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有人建议博物馆、美术馆应该发挥作用;有的认为应该让艺术课变成像语、数、英一样的主课;有关部门也出台了各种关于“艺术考级”、“艺术素质考核”等新办法……但各种建议和举措,不是石沉大海就是收效甚微。中小学“艺术教育”缺失的症结究竟在何处?又该从哪里入手进行迫在眉睫的改革呢?记者就这个问题展开了采访。

  中国孩子的艺术教育

  输在了“起跑线”上

  “人类只有在青少年时期接受艺术教育,才能形成健康的艺术观念和欣赏习惯,这种观念和习惯是成年后无法再弥补的。”杨晓阳表示。

  在国外游历时,杨晓阳对在各大博物馆、美术馆成群结队前来参观的中小学生印象深刻,“他们从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打开了接收艺术的‘频道’”。而相形之下,中国的美术馆收藏极其有限,关于艺术通史的展示更是罕见,这使得我们的孩子在接受艺术教育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输在了“起跑线”上。

  那么,公立学校的教育是否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呢?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艺术在发达国家的教学体系中都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而在中国古代,艺术教育也在通识教育中占有重要比例。艺术教育是一种民族传统更是一种家庭教养。“然而,现在学校里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如古代。现在的教育是以科学为基础的全程教育,艺术教育只是陪衬,必须给语、数、英这些‘主课’让路。” 杨晓阳认为,为什么作为受众的老百姓不愿意接受那些高雅的艺术作品,反而对于一些艺术品质不高的作品趋之若鹜?从小的艺术教育的缺失是一个不得不正视的原因。

  越秀区某小学美术教研室主任陈老师告诉记者,现在小学一到四年级每个星期有两堂美术课,五六年级一星期一堂。这个课时量有时候还难以保证。“到了学期末,语、数、英经常向美术‘借课’,美术老师也只能配合。关于带小朋友去博物馆、美术馆受熏陶,我们跟艺博院签了合约,每个学期可以带小朋友去一趟,但现在交通治安不太好,小朋友都是家中宝贝,我们的压力很大,所以博物馆也很少去了。

  如果只是课时的缺少或者重视程度的不足,也许问题还不那么难以解决,真正的问题似乎出在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上。

  杨之光美术中心校长杨虹有长期在美国生活的经历,她说,在国外,艺术课的确是以必修课而非选修课存在于公立教学体系中的,但是“”是“”,并非国内艺术教育和国外最本质的区别,“事实上,在西方,艺术教育更多的是以渗透的方式介入到各个学科当中,自然、科学、人文、数学、语言课的传授、思考、表达乃至做作业的手段都是艺术化的手段。以激活人的创新思维为主要理念、‘Art for all’的艺术教育观是一个跨学科的成熟体系。这和我们国内艺术课独立成科,且主要强调造型的技巧性训练有天壤之别”。

  校外艺术培训机构的作用“杯水车薪”?

  正是依托于激发创造力和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艺术教育体系,西方人普遍接受一个观点,艺术修养不仅可以丰富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也和一个人的整体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密切相关。“很多大公司在选拔人才的时候都非常重视考核这方面的素质。”杨虹告诉记者。

  作为杨之光美术中心的创办人,十几年前,杨之光先生也是因为跟随女儿在国外生活,眼见耳闻在发达国家,创意的火花、美的元素无处不在。相形之下,中国人提供给世界的,绝少有展现创意、智慧和美感的“中国创造”。这令杨之光受到不小的“刺激”,遂有了自己办学普及艺术教育的想法。“我办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启发小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这是一个素质工程。”他说。

  而依托于广州美术学院岭南画派纪念馆而建的“当代视觉艺术培训中心”,倡导的理念则是培养“用艺术的眼光看世界,像艺术家一样思考”的孩子。“我们这里的小孩子最小5岁,很多已经上学了,接受过体制内的美术教育,刚来的时候只会画‘火柴人’,或者简笔画,一看就知道是按照模板教出来的。我们会想各种办法打开他们进行发散性的思考和富有个性化的表达。”这里的老师龙遂洋告诉记者。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校外培训机构虽然在儿童艺术启蒙方面颇有建树,但基本上都是小班教学,收费不菲。一节课一两百元、一学期两三千元是非常普遍的收费,这无疑对提高全民艺术教育水平增设了“门槛”。杨虹也向记者坦言,在西方,这部分工作其实完全由公立教育承担的。那么目前校外培训机构的艺术教育经验有没有可能移植到公立学校当中来呢?

  当代视觉中心艺术培训中心的教学主任张思燕曾参与编写广东地区现行的美术课本,她告诉记者,事实上,现在公立学校的教材已有很大进步,在实践中也动用了很多校外教育的老师参与编写教材,目的就是想用校外影响校内。但在实践中,校内和校外教育水平的高下仍旧十分悬殊。

  “问题不出在教材上。”赞同这个观点的还有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系主任吕胜中。他曾经告诉记者,因为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不满意,所以曾下工夫研究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内容。“我发现现在素描写生在整个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中占的比例不足四分之一,其整体结构趋于完整的艺术修养、具有创造能力的目标,其实设置的是很不错的。而高中阶段的‘课标’要求更高,其中‘美术鉴赏’部分教材囊括古代、现代、当代艺术史、艺术语言媒介形式、民间艺术以及美学风格、艺术评论等内容。如果美院一年级的学生都能达到这样的‘课标’要求,那将是一群艺术英才。

  但现实却是,这个课标虽然“志向远大”,但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实际状况却令人担忧。

  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或可改变僵局

  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委员陈发奎认为“横亘”在改革道路中最大的障碍,其实是公立学校美术老师的整体素质,“所以就算课件本身是很好的,但老师的教学方法不行,最后也会把好好的一顿‘艺术大餐’做成‘罐头食品’,长期吃还是会营养不良”。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李象群表示,目前中国艺术教育呈现“倒金字塔”式结构:艺术“高端人才”培育过多但基础教育不足,这其实是很不合理的。他认为需要更多加强艺术基础教育,同时将高等院校艺术教育转向师范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同样的问题,广州美术学院前院长郭绍纲已经疾呼多年。这也是他在1981年创办广美美术教育系的初衷。“与其培养大批自以为是的‘艺术家’,我反而觉得艺术院校更重要的使命是培养一批老师,让他们在未来去基层做一些扎扎实实的艺术普及工作。”30年前,郭绍纲做过调研,基层的美术教员严重缺员;现在30年过去了,这个缺员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小刘毕业于广州某大学艺术系的师范专业。她告诉记者,她们班一共二十几名学生,毕业后真正当了美术老师的只有两名。“在公立学校当老师,收入本来就不算多,被视为‘无足轻重’的美术老师就更加‘边缘化’了。我们学校是三个美术老师教900多个学生。忙不过来的时候,会有其他课的老师临时‘客串’。”小刘说。

  小刘同时也在校外的艺术培训机构当老师,令她困惑又无奈的是,同样的教学方法,在校外和校内,取得的效果有天壤之别。“问题可能出在学生的心态上。公立学校的小孩,上美术课就是一种调剂和休息,做作业不认真;但校外培训机构的孩子明显更有热情和兴趣,接受的程度和绽放出来的火花也就特别令人惊喜。”她说。

  杨虹认为,校外教育模式之所以进入公立教育非常难,其实是“体制问题”。“公立的教育体制已经非常模式化了,因为我们有一个以语、数、英为主要导向的高考制度在起作用。它是一个‘应试体系’,在这个体系当中,很难让强调天性解放、激发创意的艺术教育找到自由驰骋的空间。

  杨虹认为,改变这种僵局的方法只能是自上而下的体制性改革。“而有越来越多的校外机构在从事艺术教育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真实的含义,也会慢慢地产生一种合力和导向,促使事情向更好的方向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