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新城有近10个地铁站点 还有美院和浙大

18.08.2017  09:32

  继西湖、运河之后,良渚遗址有可能成为杭州第三处世界遗产。

  今年6月份举行的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要“支持良渚申遗”。

  计划中,良渚申遗力争2019年成功申遗,并初步建成良渚文化国家公园一期。

  “保护为了发展,发展为了保护”。趁着良渚申遗,余杭区,这爿拥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区域,也在重新考虑着历史遗址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这一重大课题,与瓶窑、良渚一带保护相比,背靠仓前、瓶窑的良渚新城,110.2平方公里,今后或许将更多承担起为整个城市发展担当新引擎的作用,也将成为杭州市城北副中心的核心区域。

  申遗范围基本明确:

  良渚古城+瑶山遗址+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

  目前,良渚遗址申遗第一阶段材料文本的编纂和翻译已进入冲刺阶段,9月中旬,将正式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预审。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良管委)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考古发掘不断取得新进展,本次良渚遗址申遗范围和以前相比有所调整,根据国家文物局意见,目前已基本明确良渚遗址“1+1+11”(良渚古城+瑶山遗址+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申遗范围。

  “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年至4300年,大体与古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印度哈拉帕文明同处一个时代。”浙江省文物考古所所长刘斌认为,我们常说中国和埃及一样,是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而良渚古城便是实证中华文明5000年历史最有力的证据。

  从1936年首次发现良渚黑陶以来,80多年的考古发掘在不断刷新着我们对良渚文化、对中华文明的认知。良渚遗址先后获得了八项“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一项“世界十大考古新发现”,特别是2007年发现的良渚古城,被专家们视为“中华第一城”,将杭州的建城史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而2015年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发现,改写了中国水利史,专家认为,这是目前已知的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大型水利系统。

  在考古学上,人们习惯用文字的产生、城市的出现等文明产生的标志来界定国家起源。刘斌表示:“面积达300万平方米的良渚古城,以及随后规模宏大的外郭、水利系统的发现,使我们认识到,良渚古城的规划设计、具有文字特征的刻画符号、巨大的工程量以及墓葬所显示的社会分层、统一的宗教信仰、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及复杂的社会分工等都反映了良渚社会已具备成熟的早期国家形态。”

  世界著名考古学家科林·伦福儒曾两次来杭州考察良渚遗址。他认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是被远远低估的时代,由于良渚这些年一系列的重要发现,世界考古界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商代以前的历史。

  为保护良渚遗址

  30年来余杭区投入数十亿元

  世界上诸多国家和城市存在的历史遗迹,尽管有的只剩下残垣断壁,但大多还“有迹可循”,而作为中国面积最大的考古遗址,良渚遗址保护的最大难题,一是地上无片瓦,遗址公园的建设无先例可循;二是遗址区内涉及瓶窑、良渚两镇街24个村社以及大量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

  “良渚遗址的真实性依靠考古挖掘,完整性则依靠整体保护。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良管委诞生。这种“文物特区”的模式,开国内大遗址保护先河,使良渚遗址得以在更大地域范围内和更高层级上开展保护管理工作。

  30年来,余杭区共投入数十亿元对良渚遗址进行保护、整治和利用。

  今年城中村改造,约14.16平方公里的良渚文化遗产区(古城+瑶山+11条水坝),其中9.1平方公里良渚古城遗址遗产区内,叠压在遗址本体上和影响环境景观的农户、主体企业和一批手工作坊又全部进行了搬迁拆除。瑶山遗址和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区块,也已经准备开展农户拆迁工作。

  “我们从小就知道,脚下的土地有一片遗址。只是没想到历史会有如此悠久。”王晓川的老家在大观山村,正好位于良渚古城的上方,在2013年12月,她搬离了世代居住的土地,“小时候听老人说,在家门口掘地,经常能挖出各种玉器。有专家来说过,村子下面应该有古迹。”

  王晓川说,村里建设房屋打桩时,都会特别小心,桩基比别的村子都浅,不到一米,所以大观山村的房子特别矮,只有2层半。“现在看到古城能够很好地保护起来,我们也特别开心。”

  正是在这样的“全民保护”下,良渚遗址目前已有部分区域出现了水美草丰、飞鸟聚集的风貌。

  文汇报报道,良渚古城遗址将以生态修复为主,修复后将会还原一片绿洲,其中会有莫角山宫殿区、反山王陵墓地的展示呈现,同时尽最大可能恢复当时古城的河道、湿地、林相等自然风貌。

  为最大程度地保护良渚遗址的本体安全,最小限度地干预遗址遗存“栖息”环境,未来考古遗址公园将主要以绿植标识、覆土保护、景观示意、原状展示等方式向公众呈现。整个良渚新城有近10个地铁站点

  一面保护,一面发展。

  如果说瓶窑承担了保护的重任,那么位其东侧相邻的良渚新城,扛起的是发展的大旗。

  良渚新城东靠京杭大运河,南边面朝拱墅、西湖区,西边背靠仓前、瓶窑,北边则是德清,区域内的人口达到40多万人。

  纵观整个余杭区,良渚新城能成为城北副城的新中心,得益于其位置非常重要。

  从良渚出发,2个小时内,可以通过杭州绕城高速、杭宁高速、杭长高速到达上海、苏州、宁波等长三角城市。

  10公里之外,就是杭州主城区,104国道、古墩路、杭行路、上塘高架都可以无缝畅达。正在建设的地铁2号线二期、三期;即将开始建设的4号线二期、10号线都深入良渚新城,整个良渚新城有近10个地铁站点。

  再加上东苕溪、京杭大运河穿行而过,在良渚新城的东西南北形成了公路、地铁、水路完善的交通体系,是杭州北部的交通枢纽。

  如果说良渚新城是城北副城的中心枢纽,那么小洋坝村就是中心的中心,这个村子位于地铁4号线、10号线换乘点杭行路站(规划站名)西侧,是良渚新城核心CBD的起点。

  今年,良渚街道对小洋坝村在内的13个村社进行了拆迁,截至8月15日,已完成征地12150亩,签约农户1132户。这些村庄,将打造一个2.6平方公里的国际商务区块。

  目前余杭区政府以就良渚新城的开发建设与华润置地达成战略合作,此次合作的两个重头项目旗舰版商业体华润万象城、地标性建筑华润大厦都将落户在国际商务区块。

  良渚新城的建设,可以说是围绕着地铁展开。在两个路口之外,地铁4号线勾阳路站(规划站名)附近,将规划建设一座文化体育中心,它和CBD之间,地面上方由一条水系或者绿化景观廊道连通,而在地下则规划通过地下行车环道,以及商业街的模式联系起来。

  “CBD区块将率先启动旗舰版商业体万象城、甲级地标写字楼‘华润大厦’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在今年完成项目规划设计和前期工作,启动建设。最晚后年可以出形象。整个核心区,预计在5-10年内建成。”良渚新城规划处相关负责人说。

  中国美院良渚校区

  今年开建2020年启用

  关于整个良渚新城,余杭区还有更大的计划。毛家漾沿线,梦栖小镇和良渚北区块要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良渚文化国家公园,引入中国美院良渚校区,配合区块内良渚文化村、东明山、毛家漾等优质资源和安溪老集镇的提升改造,大力发展设计、文化、休闲旅游产业。今年良渚校区就要开始启动建设,最快在2020年9月招生开学。

  绕城内的沿运河区块,将引入华润、新兴、树兰等大项目,建设浙大一院良渚院区,打造生命健康产业。

  而绕城以外的莫干山路以西,古墩路以东区块,则是信息经济产业带。以浙大创新创业产业园等项目入驻为契机,不断深化与浙江大学的政产学研合作,大力发展高新科技、信息经济,打造信息经济发展高地。

  此外,新城还将通过建设图书馆、体育馆、音乐厅、公园、商场、宾馆、酒店等公共服务设施,补足公共服务配套方面的短板。

  今年是良渚新城的建设元年,3年内,新城计划实施包括古墩路小学在内的学校、幼儿园、医院等民生项目13个,此外,区域内还将建设53条道路,打造良渚新城内的“四纵五横”路网体系。其中金昌路(杭行路至勾阳路段)计划2018年建成通车,勾阳路至莫干山路段计划2019年开工建设;西塘路(勾运路至通运路)计划2018年开工建设,2019年完成工程量80%;勾阳路(勾运路至通运路)计划2018年开工建设,2019年完成工程量50%。杭行路计划2019年完成提升改造。(记者岳雁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