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紊乱或导致肝硬化
22.10.2014 21:02
本文来源: 科技厅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浙大一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兰娟领衔的科研团队从肠道菌群研究着手,通过大量基因组学研究,在全世界首度揭开了肠道菌群紊乱对肝硬化发生发展的关键性作用。7月24日,相关研究成果在世界顶级科学杂志《自然》上在线发表,并获得业界高度评价。
这项研究选取了98位中国的肝硬化患者和83位健康志愿者的肠道菌群样本,并进行了基因测序和深度研究,共发现了269万个基因,其中36.1%的基因为首次发现,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肝硬化肠道菌群的基因集。科研人员将其与欧洲人、美国人及中国糖尿病3个基因集进行比较,发现了79万个肝病患者独有的基因。
同时,这项研究还发现,相比健康人,肝硬化患者肠道内的拟杆菌属细菌明显减少,而这恰恰是人体肠道中的主导菌属。相应的,其他一些特定的细菌在肝硬化病人肠道内却明显增多。肝硬化患者的口腔细菌也能入侵到人体的肠道,而健康人当中却没有这样的现象。这可能对肝硬化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科学研究证明,肠道菌群的平衡对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对现实生活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从这一点来说,为减肥不吃饭、酗酒、抽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都会破坏体内的菌群平衡,进而可能诱发疾病。
李兰娟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从1998年开始至今,曾先后10多次获得过省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的资助。其中成果“重症肝病诊治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还获得了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来源:浙江省科技厅 作者:省自然科学基金办)
本文来源: 科技厅
22.10.2014 21:02